借用一下程红兵校长的题目,因为关于课题,我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读的书,研究的课题,以及见到过的课题,自然没有程红兵校长的多,我斗胆来说一些课题方面的言论,底气是严重不足。因为我的立场,只是我的经历说话,也只能用我的经历说话。不能像程红兵校长那样,以一篇教育部的重点课题为例,剖析类似这些课题的一些弊病——看不到更具体的问题分析,看不到有一定深度的原因探究,提供的对策是笼而统之,啼笑皆非。毫不留情的指出:这个课题的研究几乎是没有研究,既没有说清楚关于这个课题别人研究到什么程度,也没有说清楚自己的研究有何实质性的进展……我们无法接受的是这种不动脑筋的、无需研究而得出的研究结论,可以通过结题鉴定。
第一次接触课题,是在十几年前。那时的教导主任某天突然找我有事,让我去办公室。他指着他电脑上的一篇课题结题报告说:“看,这就是我一晚上弄出来的课题。”因为马上要申奖,他只能熬夜炮制,叫我去的目的也只是让我看看,大体上有没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课题长啥样,所以他向我征询意见,几乎属于是给我“上课”,我怎么会成为那个提供建议的人呢!我浏览了一遍,感觉好长好长,只能说这个弄得好,应该就这样的吧。其实,那时的我,的确是一片空白,因为现在我压根就记不住课题的名称。
后来,学校要申请课题,让老师们自主申报。那个时候的我,还是有些功利,也想试一下课题要怎么做,便写了一个关于数学日记培养的课题,没想到,一写上去,领导便直接传到县教研室去了,表示这个课题代表学校了。那年暑假,专程到县教研室去请教了一位领导,其实一上午半天的时间,那领导也没有给我多少实质性的建议,关于课题,其实是很多教研部门的短板。我只能按照那个模板来生硬的套写修改。写完后再次提交上去。然后某天领导通知我一起去市里,听说省上某个课题的权威在市里,让我们前求请教。那时的我,真是诚惶诚恐。因为那个课题的权威的确很权威,他发表意见是毫不留情,并且不得听你申诉(后来,才知道课题也有答辩啊)。后来,我离开了那所学校,课题由领导们接管。好像两年后,得了一个市级二等奖(这已经与我无关了)。
来到成都,去参加泡小本部的培训。听介绍说他们的课题获得了国家级奖项,一认真聆听,发现那课题的确在解决问题,也卓有成效。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真正课题的魅力,领略到真正课题的美妙。
2013年,学校也做了一项课题研究。我有幸参与其中,课题开题报告、阶段报告,每次的策略收集,文章编写,我都亲历其中,做着做着课堂就发生了变化,学生也发生了变化,老师也发生了变化。那是我真切感受到课题研究带给教育教学的便利,在促进学校发展、师生成长上的巨大功能。
如今,课题遍地都是,各种级别的都有。我不反对做课题,但我反对做伪课题。因为还是有大量的课题只有开题、结题,中间的过程就是找专家来指导提携。并且,只要一结题,这项研究也就结束了,也就束之高阁了,再也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一说到老师的专业成长,我们便离不开说课题。但是,对于一线老师来说,真正要做一项课题,是有难度的。我倾向于一线教师做一些经验总结,再慢慢上升到课题研究。那繁琐的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结题报告,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下来的。
现在我们提倡老师们做微课题。提法固然很好,但想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做出点什么来,也不那么容易。虽然一线老师更有做课题的土壤,因为天天面对学生,面对课堂,总会遇上各种问题。但这些问题一到主管部门立项时,便会面目全非,因为这些课题名称不吸引人,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如果我要说挤掉课题研究的泡沫的话,首先要挤掉的是评奖层面上的泡沫。往往,就是这些评奖,让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望而却步。或者有小的成就也被淹没。
评奖需要的课题,虽然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但因为离老师们有些远,理论高度不够,那都是课题专家的事,可以不用考虑。
做真课题,才是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