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三下乡活动
学校: 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名称: 刘怡莉、王玉格、李姬雯、吴菡、王雨欣、杨莹莹
摘要:
本报告旨在总结并回顾我在参与敬老院和福利院志愿服务期间的经历和收获。以解决老年人和儿童以及需要帮助者的需求为目标,该志愿服务项目旨在提供情感支持、社交互动和实际帮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参加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与居民进行交流、组织娱乐活动和提供日常生活援助。
在志愿服务实践中,通过观察老年人和需要帮助者的日常生活,我深刻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和挑战。我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在陪伴、聆听和帮助方面给予了支持。我还与志愿者团队合作,共同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如音乐表演、手工制作和健康讲座,为居民提供社交和娱乐的机会。
通过这次志愿服务实践,我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收获。首先,我深刻认识到关爱和陪伴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和需要帮助者来说。我的存在和支持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其次,我也学到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价值。最后,我获得了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方面的经验,通过与志愿者团队密切合作,我们共同创造了积极和有意义的志愿服务体验。
综上所述,敬老院和福利院志愿服务实践为我提供了深入了解老年人和需要帮助者的机会。通过陪伴、支持和参与各种活动,我不仅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正面影响,也收获了情感上的满足和个人成长。这次志愿服务实践不仅对我个人有着积极的影响,也为我树立了关心社群和奉献社会的理念。
正文:
一、活动介绍
三下乡活动是一项旨在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促进农民生活品质的志愿者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前往某个农村地区,提供各种支援和帮助,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支持、医疗服务等。本报告将重点介绍活动的背景和目标、我们的具体实践和所取得的成效。
二、活动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当地群众的参与热情,开拓当地学生的视野,强化当地青年人的家乡意识,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使参与的大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生活状况,收集真实的农村资料,并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建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背景和目标
三下乡活动是响应政府号召,积极关注农村地区发展和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其主要目标包括:
1、教育支持:提供对农村地区学校的支持,包括图书捐赠、志愿教育等,改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促进农民子弟教育的发展。
2、组织一部分同学去敬老院做义工,为老年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3、组织一部分同学去福利院关爱幼年儿童,给孩子们讲故事、做游戏。
四、具体实践
养老院:
1.提供陪伴和关爱:参与敬老院服务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和关怀。志愿者们可以陪伴老人们聊天、听取他们的故事,并且在日常活动中给予他们帮助和支持。这种陪伴可以减轻老人们的孤独感,并且增加他们的心理幸福感。
2.组织康体活动:志愿者们组织各种康体活动,如瑜伽、手工等,让老年人参与其中,提升他们的身体活动水平和生活质量。康体活动不仅有助于老人们保持健康,还为他们带来乐趣和社交机会,促进他们与志愿者和其他老人之间的互动。
3.配送物资:志愿者协助敬老院的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料,包括配餐、清洁、物资搬运等。志愿者的参与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且确保老人们得到及时的照顾和供应。4.日常照料 : 和老人聊天、理发、按摩、剪指甲、清洁桌椅、收拾房间,帮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贡献自己的爱心,传递温暖。了解老人的近况和年轻时的故事,和他们交谈。志愿者们还组织给老人做个人清洁、行走锻炼、喂食等服务。志愿者们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心和温暖,也让志愿者们更加意识到服务社会的重要性和奉献的意义。
福利院:
1.提供心理支持和娱乐活动:在福利院服务中,志愿者与福利院的特殊需求人群互动,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关心。此外,志愿者可以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如音乐表演、手工制作等,让福利院的居民参与其中,提高他们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2.给福利院的孩子们准备礼物,拉近距离,讲故事,做游戏,谈心,关注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并保留联系方式,后续可以信件联系。
3.社区调研和需求评估:在活动开始前,可以进行社区调研,了解福利院的具体情况和居民需求。通过与福利院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居民以及他们的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对服务的具体需求和期望,以便合理规划活动内容和安排志愿者任务。
4.制定服务计划: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福利院服务的详细计划。考虑到福利院居民的特殊需求和福利院的运营规定,确定志愿者可以提供哪些具体服务,如康体活动、提供心理支持、组织娱乐活动等。
5.志愿者招募和培训:招募合适的志愿者团队,可以在学校、社区或志愿者组织中发布招募信息,并进行面试和选拔。选择志愿者后,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福利院服务的目标、工作的操作流程、与特殊需求人群的相处技巧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
6.活动策划和组织:根据服务计划,组织志愿者开展福利院服务活动。安排志愿者的工作时间和任务,确保各项服务得到适当的安排和执行。同时,做好活动的前期准备工作,如物资采购、活动场地布置和安全考虑等。
7.提供陪伴和关爱:志愿者在福利院内与居民建立互动和关系。他们可以陪伴小朋友学习,玩游戏等,以及向他们倾听和关心。志愿者要尊重居民的意愿和隐私,以友善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
8.组织康体和娱乐活动:志愿者可以组织康体活动,如体操、轻功、俱乐部等,根据居民的兴趣和健康状况进行安排。此外,也可以组织娱乐活动,如音乐演出、手工制作、教学等,给居民带来乐趣和欢笑。
9.定期评估和改进:在服务期间,与福利院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保持沟通,了解服务的效果和居民的反馈。根据反馈结果,及时评估服务的质量和可行性,并作出改进和调整。
10.宣传和传播:通过宣传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向社区内外传递福利院服务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宣传、社区活动等途径,分享参与者的经历和感受,鼓励更多人参与到福利院服务中来。
五、积极影响
1.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参与敬老院和福利院服务可以培养志愿者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通过与老年人和特殊需求人群的接触,志愿者将更加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境,从而增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心。7
2.传播关爱和正能量:敬老院和福利院服务活动可以成为社区内外传播关爱和正能量的窗口。通过志愿者们的参与和宣传,可以向更多人传递关爱老人和帮助特殊需求人群的理念,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总的来说,参与敬老院服务和福利院服务可以为老年人和特殊需求人群带来实际的帮助和关怀,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对于志愿者自身来说,这些活动也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和学习机会,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六、成效和反思
参与福利院服务和敬老院服务可以带来以下成效和反思:
成效:
1.社会影响力:通过参与福利院和敬老院服务,可以为社会提供一个正面的形象和价值观,展示关心和尊重老年人的态度。这有助于改变社会对老年人的偏见和歧视,促进老年人的尊严和社会融入。
2.心理满足感:参与福利院和敬老院服务可以给志愿者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关爱、陪伴和帮助老年人,志愿者可以感受到自己对他人生活有所贡献的喜悦和满足感。
3.亲近老年人:与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居民建立联系和互动,可以促进代际交流和理解。志愿者可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经验、智慧和价值观,增进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尊重和理解。
4.培养社会责任感:参与福利院和敬老院服务可以培养志愿者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亲自参与服务,志愿者可以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福利的责任和义务,并培养出乐于助人的品质和行为。
5.提供实践机会:参与福利院和敬老院服务为志愿者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这些实践经验对志愿者未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反思:
1.知识和技能培训:在参与福利院和敬老院服务之前,志愿者可能需要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以了解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和服务技巧。这样可以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2.长期关怀和支持:福利院和敬老院的服务并不仅仅是一次性活动,需要持续的关怀和支持。志愿者可以思考如何建立更持久的关系,提供长期的陪伴和帮助,以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并减轻他们的孤独感。
3.制度和政策改进:福利院和敬老院服务的成效也需要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得到支持和改进。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改善福利院和敬老院的设施、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福利。
4.组织优化与合作:为了增加服务的覆盖面和效果,需要加强组织间的合作与协调。各个组织可以分享经验和资源,避免重复和重叠服务,形成合力,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综上所述,参与福利院和敬老院服务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成效,包括社会影响力、心理满足感和个人成长等。然而,也需要思考如何提供更全面的培训和支持,改善服务的制度和政策,以及加强组织间的合作,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六、问题和挑战:
1.可持续性问题:活动结束后,我们离开了敬老院和福利院,但可持续性问题仍然存在,老人及儿童的心理问题的维护和其他问题需要长期关注和跟进。
11.资源有限性:有些问题可能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如长期的基础设施改善和医疗服务。需要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12.文化差异和沟通: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我们在与当地儿童和老人进行沟通和合作时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难。在未来的活动中,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
七、总结
三下乡活动是一项有益的志愿者活动,通过我们的实践,我体会到了关爱他人、尊重老年人和需要帮助的人群的重要性。通过与他们互动和服务,我不仅收获了对他们的了解和体验,也提升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我相信,志愿服务是一项有意义且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活动,我将继续支持和参与这样的服务。
参考文献:
《志愿者服务在社区养老中作用研究》
《实践(思想理论版)》 | 2021 年第 00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