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良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巴金的书我读过很多,特别是他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另一个三部曲家春秋。这两个三部曲我都非常喜欢,首先家春秋里面的觉慧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他让我知道旧社会的狠毒和吃人,而雾中的主人公周如水,我感觉就和我本人相差不几,都优柔寡断,扭扭捏捏,还都自己为是这是读书人特有的气质。接下来让我好好介绍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先读的是家这部长篇小说。虽然小说主要反映封建家庭对新一代青年的束缚和压迫,但是一开始打动我的却是大哥这个人物。我觉得觉慧和觉民是属于那个特定时代的,如今的我们没有经历旧式家庭的压迫,没有经受过五四新文化脱胎换骨的洗礼,恐怕很难真正理解他们的反抗和叛逆。譬如一个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的读者,怕是难以体会描写农民生活的文学作品的魅力。这两个人离我有些遥远了,因为遥远所以显得很生疏。我想别的读者恐怕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的水平不高。没有看过大海的人有什么资格去评论别人对大海的描绘呢。大哥这个人物不同于他的两个弟弟。我总觉得他的痛苦每个时代都有,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大哥的痛苦在于选择的艰难。首先是婚姻,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接着是事业,是他兴趣的所在;一个是公司职员,是他养家的基础。再有是责任,一个是父亲临终的托付,也是祖父的期待,要教好弟弟,要维护整个家族;一个是他内心的愿望,冲出家庭的桎梏,即使自己有心无力,也要让弟弟过新的生活。大哥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这个“真实”就体现在他的忍辱负重。我记得书里有一回讲到觉慧埋怨大哥太懦弱,大哥一时激动,讲了他幼年的生活,那时两个弟弟还没有出世,母亲怎样要他刻苦读书,父亲临终时怎样叮嘱他,他怎样意识到肩头的重担,大哥说着竟流下泪来。觉民和觉慧都是一心向前看的青年,而大哥却不得不回头看,因为他是长兄,他有千斤重担的责任,这是两个弟弟无法理解的。记得后来梅来到高家,大哥非常的痛苦,他觉得对不起梅,可是他又不敢过多的思念她,因为这样会辜负瑞钰。大哥真是个好人!后来瑞钰难产死去,大哥同时经历丧妻和得子,可谓悲喜交加。大哥没能冲进那扇门看起来不太符合常理,在那种情形下即便门是锁上的,作为丈夫拼了命也会撞开。我想这里恐怕多少有点别的意义,那门不是简简单单的门,那是旧礼教的封锁和禁锢,大哥不是因为性格懦弱而没有力量,而是因为他的身份决定了他没有冲破它的能力。所以冲破这扇门的任务就落在了像觉慧觉民一样的的新青年的肩上。我个人的理解是这里恐怕有作者的矛盾。他一方面憎恶这个“家”,因为它代表着罪恶;另一方面他又爱这个“家”,因为这个家生养了自己。记得巴金在海行杂记里有篇文章是《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结尾就是“再见吧,我不幸的乡土,我恨你,可我又不得不爱你”。这就是封建社会迫害人的地方,因为他的封建,你不能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来办事,每办一件事,总有人在后面指挥着你,而你不想的时候,他们就会提起你的祖宗,爷爷,这样不久你也就会变为一个无抵抗派和讨好派,这样会让我们的人生很累,也变得没有意思,心灵更加脆弱,遇到一点小小的风霜,你就得抖个不停,最后倒下的还是自己,这就是不断讨好别人的后果,巴金希望大家能看清这个世界,找到真正的自己,普陀泰戈拉说过‘人是万物的尺度’,我们应该做我们自己。我们再看《雾》中的周如水,面前有着一个两情相悦的爱情,只因他那个破碎的家,他家中他不爱的妻子,渴望他当官的父亲。他优柔寡断,不知从何下手,最后他母亲的书信过来,说自己重病,让他速回,这时他内心无比纠结,而爱人向她伸出援手时,周如水却逃避了,他跑了很远很远。当周如水再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嫁给别人,这时他后悔不已。真是符合那句‘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才知后悔’。巴金笔下的周如水是个活灵活现的角色,他好像就在你身边一样,读书的时候,你就能感受到他在你面前走来走去,他那忧郁的心情在你头上来回飘散,这就是巴金的伟大之处。又如人们称赞一个好的作家,他笔下的人物,就好像可以让你拉到身边去读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巴金的文章行云流水,故事一气之合,整个过程没有间断,让你恨不得一晚上全部读完,啊!我就是这么读完的,即便速读,你也能感受到他文章中的人物的感情。他对人物的塑造也很到位他能很简短的字数来表达一个人的真实想法,如对周如水只用了几个词‘踱步’‘见到我们欣喜若狂’等等,都能感受到他的优柔寡断,那种不果断不稳重。剧情铺垫也很到位,可能你觉得这一段在文中没什么用,可巴金在后文又能拉出来溜溜。譬如在家中有一段剧情是四姐冤枉觉民打孩子,可是这一段只能体现出觉民的厌恶家的情感,但在后文五姐又提这件事,让四姐的角色更加鲜明了。愿你们也喜欢巴金,这名嗜书如魔的作家,他的作品太好太好,以至于我都不能讲述他本人的美好事迹了。用高尔基的话‘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送给大家,希望大家在读书上的造诣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