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某天上班随意看点文章,偶然发现了九边的一篇文章,觉得写的不错,就点开了他更多的文章,发现每篇都写的不错。最令我震惊的,每篇都是10w+。从那个时候起,我也成了九边的新晋读者。
最新的一篇文章,标题是《读懂王自如,读懂“体制化”》。不得不佩服九边的功力,把“体制化”这个话题聊的很深入,揭示了职场中的体制逻辑。
读完之后,我也深受启发,想明白了一些问题。我先摘抄一点九边这篇文章的观点,然后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 在高度“阶梯化”的大型组织里,很多人适应了那种环境,拍领导马屁是下意识的,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话听起来有那么肉麻。
- 大型机构里的提拔,是交易,而不是奖励。
- 所有的机会,背后都可能是坑。换句话说,很多坑也是往上爬的机会。如果你get不到领导的深意,那你和领导之间就属于没默契的,他很快不想带你玩了。
- 风险和收益都是正相关的,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高收益却低风险的事,如果存在,那一定是别人替你把风险承担了。
- 人一旦过了三十五,游戏就会变得一点都不好玩。不仅上有老下有小,关键是整个就非常尴尬。比如你万一失业,去应聘基层程序员,可是体力实在是扛不住,而且你领导比你小七八岁,你不嫌尴尬他都尴尬。可是想去面试领导,市场上几乎没人会需要一个领导,毕竟自家的员工也需要晋升阶梯。这种情况下,你当前就职的组织对个人来说已经不是单纯上班的地方了,你离了这个组织什么都不是,你的生活会大幅下降一大截,这个时候对待工作对待领导,就有了“人身依附”。
- 风险不高的事,毛病是工资收入一般不会太高。王自如说自己从来不看工资条,看工资条这种事是基层员工干的事,爬得稍微高点谁会去看那个。
- 你觉得尊严不容侵犯,那是因为卖不上好价钱。
上面摘抄的这些,都是我认为能够清晰地表达出职场真实逻辑的话语,有些是老生常谈,有些很独特。当然可能只是对我个人来说很独特,对部分朋友来说早就深有体会。
我是一名基层程序员,除了写代码,偶尔也会摸鱼观察一下身边的同事。通过观察我就发现,有些同事年龄应该较大了,竟然还和我一样要写代码。我们公司属于通信行业,对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很高,因此遇到版本升级的时候是需要熬夜操作的,而这些年龄较大的同事也无法避免不熬夜。
有时候我就在感叹,天啊,这么拼命,身体还要不要了。现在想想,我27岁的想法怎么可能和他们37岁的思维相同呢。按照九边的说法,他们已经产生了一种“人身依附”,当前就职的组织已经不是单纯上班的地方,离了这个组织什么都不是,所以对待工作对待领导都会格外谨慎。
我有一个玩的比较好的同事,经常一起吃饭,中午一起在楼下遛弯。我这位同事的岗位是运维,功力了得,考了很多证书,是我所在工作团队唯一的DBA(数据库管理员,证书含金量很高)。我这位同事观念比较传统,他父母是一辈子在一个单位上班直到退休的,所以他也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从毕业到现在一直在现在这家公司工作。但他面临的问题是,逐渐被边缘化,和他同期进来的同事要么跳槽,要么晋升到项目经理级别了,但他依旧是一颗螺丝钉,工资依旧上不去,甚至比刚进来几年的程序员还要低,再加上工作是运维,是哪里需要哪里搬。
知道这些之后,我就劝他赶紧跳槽,我说,以你的能力,工资翻倍不是问题。现在想想,我只是凭着一腔热血在说这个话。也许我这位同事早就在这家公司产生“人身依附”了。他的工作,他的人际关系,他的情绪价值都和这里深深地绑定在一起,再加上他本人比较传统的观念和比较内向的性格,跳槽离开这个地方将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我想之后我不会再劝他跳槽,其实我也知道就算我劝了,他也不会很快去做这件事,每次问他为什么还不跳,他都说忙完这阵子,或者说现在大环境不好,不好跳。
那怎么解决这个困境呢?我现在也没有好的答案。我挺幸运,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我还没有进入到那样的状态,我要思考的就是怎样避免自己进入那样的状态。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在那样的状态了,你也应该思考怎么跳出来了。
共勉。
全文完,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吧!
我是一个青年作者,现在什么都不想,先写100万字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