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多数人都追求幸福,
都希望拥有幸福的人生。
如果这个目的成立,
我们可以想下一步,引出题主的问题。
活成什么样子才能幸福,
以什么样的方式活着才能幸福?
这问题看起来非常复杂,很难说清,
似乎每个人想要的幸福有很大差异。
我想到一句话:
“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
能够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就会幸福。
这看起来还是一个虚幻的话题。
卢梭说:
“人生而自由,
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你说什么是枷锁?
在一个房间中,
你想走出去,这是你的意志,
如果推门而出,
你的意志得到实现,
是自由。
如果发现门锁上了,
你的意志无法实现,
失去自由。
打不开的门就是枷锁。
即使在法律的范围内,
我们的意志原本也可以自由伸展,
但实际生活体验完全不是这样。
门被别人锁上,还说得过去,
毕竟我们无法控制别人。
如果被自己锁上,那就太悲惨了。
可能你会想,
为什么要锁上门,把自己困在其中?
巴菲特有句话,大家都知道: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大家也都知道,在投资行为中,
别人贪婪我贪婪,别人恐惧我恐惧,会是什么下场。
频繁追涨杀跌的行为就是在困住自己。
因为情绪。
情绪的力量巨大,
能在关键选择时,左右人的思维。
摆脱情绪的控制,
无疑是防止把自己困住的有效手段。
所以第一个结论就可以出来了:
人应该活得不受情绪控制。
不受情绪控制,不是说说就能做到。
怒气值爆表,我们很难控制自己。
原因有生理基础,
大脑中负责情绪的部分,更为古老,
负责理性思考的部分,
更晚进化出来,更年轻。
情绪一旦冲上来,
情绪脑耗能暴增,理性脑供血不足,
所以人们常常在怒气爆发时,
心中只有愤怒,除此之外一片空白。
想摆脱这种情况,需要平时多加练习。
练习大脑中理性部分的控制能力。
方法是冥想,
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
反复锻炼大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锻炼多了,理性能力变强。
当再次愤怒时,注意力没有被情绪全部夺走。
从“我很愤怒”变成“我发现我很愤怒。”
受情绪影响的程度就会减弱,
减弱到情绪还在,
但不会过于强烈影响行为。
终结情绪影响行为这个链条,
我们就摆脱了情绪的控制。
这是枷锁一:情绪。
枷锁二:人际关系。
你本来想学绘画做艺术家,
爸妈非要托关系把你送进稳定的事业单位,
人生肯定不幸福。
这只是人际关系带来枷锁的一部分,
过年回家,父母联合亲戚花样催婚催生,想想就头疼。
更不要说,同性恋,丁克,不婚等小众群体。
都是同一个模式:
我想这样,他们不让,非让我那样。
简直是人生悲剧的模板。
只要不违法,原本我们应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一生,
但这些枷锁无处不在,是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我们又不能随时随地找到相同的群体抱团取暖,
总要与自己想法完全不同的人接触,枷锁和随之而来的痛苦就在所难免。
这时,第二个工具出场:课题分离。
阿德勒的心理学给出的这个概念,
把复杂纠缠的人际关系一刀斩断,回归清爽。
具体判断方法是这样:
“一件事情的后果由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他人无权干涉。”
套用在父母催婚这种事情上,
结婚这件事,后果肯定子女承担,就是子女的课题,他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干涉。
也许你会说,不对啊,如果我不结婚,父母会伤心难过,
我不结婚造成父母伤心难过这种后果,怎么能说只是我的课题跟父母无关呢?
这里我们需要详细刨析其中的原因。
父母伤心难过,原因并非你不结婚。
心理学中有个ABC理论,说发生的事情是A,人们对事情的解读是B,产生的情绪是C。
也就是说,父母面对你不结婚这件事,首先他们进行解读,然后才产生情绪。
如果你不再忽略他们的解读行为,就会发现,
如何解读子女不想结婚,是父母选择的行为,后果产生伤心难过的情绪。
换句话说,
子女结不结婚,后果子女承担,父母无权干涉,子女只要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即可。
如何解读子女不结婚这件事,后果父母承担,是父母的课题,他人包括子女都无权干涉。
再举个例子,我正在写这篇文章,写成什么样,后果由我承担,是我的课题。
只要真诚写出我认同的道理即可。
而看这篇文章的读者,做出什么样的解读,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后果读者承担,是读者的课题,我完全不用担忧。
你有没有过想做一件事,但是又担心这个人不高兴,又担心那个人生气?
最终导致事情一直无法做成。
课题分离的强大之处正在于此,
分清一件事到底是谁的课题,
既能防止我盲目干涉他人课题,也能防止他人粗暴干涉我的课题。
这种干涉通常会影响人的选择,
你想想,本来不想结婚的人,受不了催婚压力盲目结婚,是不是枷锁,是不是悲剧。
课题分离能够给你一个清爽的世界。
这是枷锁二:人际关系。
枷锁三:困在过去。
如何看待过去,几乎影响人的一生。
现在特别流行对原生家庭的声讨,仿佛现在的不幸,都源于童年某些阴影。
曾经我也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学习一大堆概念,什么习得性无助,
父母的行为如何影响孩子发展之类的话题。
总结就是,我现在的某些问题,都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如何如何。
但,如果我说这些都是错的,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
之所以说过去是枷锁,是因为从过去找原因,有非常可怕的后果,
想想看,如果过去是现在的原因,过去又无法改变,
等于说现在无法改变,还有什么希望可言。
这引出另一个重要概念:目的论。
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造成今天的某些结果,这是原因论。
目的论,刚好相反,人们为达到某些目的,
从过去寻找合适的原因,只是通常这种寻找都是无意识进行。
比如我现在很笨,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管的太多,
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我做,导致我现在动手能力极差。
这非常符合现在的主流观点,
模式基本都是,我现在如何如何,就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如何如何。
如果用目的论来解释,
我现在不想面对做不好的事情,不想体验笨手笨脚的感觉,
所以想起小时候父母的行为,肯定是他们的行为导致我现在的问题,
为了避免面对挑战带来的糟糕感受这个目的,
我用小时候父母的行为这个原因做借口。
虽然小时候父母的行为确实造成我动手能力差,
但原本并不影响我现在重新鼓起勇气,再次尝试面对挑战。
是我找的借口,在帮我逃避挑战,
目的论最大的作用,是终结从过去找原因,
来逃避挑战这个隐藏目的的思维模式。
如果坚持原因论,从过去寻找原因,
就像感冒了,去医院,
医生说,你感冒是因为昨天着凉了,
你说对,然后呢,
医生说,没有然后,你感冒是因为昨天着凉了。
你是不是觉得这医生非常不负责。
现在广泛流传的原生家庭伤害论,干得正是这事。
能够鼓起勇气重新尝试,即使笨拙,也不停止,
随着时间的积累,练习次数增多,
人就能从笨拙变得熟练,童年父母的影响也将消失。
把原生家庭伤害论挂在嘴边,将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和悲剧。
试想一下,如果人到中年,还能说我现在这样,
就是因为30年前父母做了什么,是不是听起来很荒诞。
如果从过去找原因当借口,结局是一定的。
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特别容易让人放弃,停止笨拙的尝试和努力,
并且还有一种廉价的自证预言得到实现的感觉,
比如说,你看,我就知道我肯定做不好这件事。
之所以很多人包括我,最初听到目的论,都会表示不可能,不相信,
我从来就没有从过去找借口,事情本来就是如此,父母那些行为本来就是错误的。
我们寻找借口,都是无意识进行的,你无法意识到自己在找借口,
因为人要自洽,要自圆其说,
如果时刻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找借口,内心自洽就会被打破。
就像说谎的人,如果知道自己在说谎,会随时随地感觉不自在,感觉难受。
只有说的谎话,连自己都先信了,才能说得真,说得底气十足。
原生家庭伤害论,从过去找原因的原因论,正是如此。
下次只要你发觉,自己在从过去寻找原因,在怪罪过去发生的人和事,
就要先警惕自己,仔细想想看,这样的行为背后有什么隐藏的,不易察觉的目的。
背后常常会隐藏一个,因为怪罪他人,所以可以心安理得不用努力行动的目的存在。
不用高估大脑,它总是哪条路好走,走哪条,甚至不惜为此欺骗你。
减肥时期,有没有面对一块蛋糕,
听见大脑在对你说,来一块吧,明天再减肥也没关系。
目的论,拆穿大脑的谎言。
总结一下,
通过冥想,摆脱枷锁一,不受情绪控制。
通过课题分离,摆脱枷锁二,不受人际关系控制。
通过目的论,摆脱枷锁三,不受过去控制。
做到这些,在法律范围内,
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
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度过,即是自由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