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篇的镜头,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海,从下至上由深蓝至浅蓝的海天过渡,飘荡着一叶孤舟。一对父子,父亲王心诚用绳子绑住他和儿子大福的腿,想要带着患有孤独症的儿子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作为一个患有肝癌晚期的父亲需要有多大的勇气来做这样的事情?不忍心把儿子一个人丢在这个世界上,所以想要带儿子一起走。但是由于大福的水性好,他们的投海并没有成功。父亲事后也觉得这样的做法欠妥,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日夜焦虑,四处奔走,到处打听,想找个能够收留大福,并让大福过上快乐的生活直到老的机构。为此,他耐心教儿子学过马路、认钱、穿衣服、拖地、坐公交车、开门等生活必须常识。又因为大福生性爱水,海洋馆里游泳是他最快乐的事,他教儿子在海洋馆里“上班”。为了儿子不感到孤独,他背着自制的龟壳陪大福游泳,告诉大福爸爸将来就变成了海龟,目的是让儿子的心灵上一直有父亲陪伴在他身边的感觉,不再孤独。
影片展现出的是一个海洋般沉稳慈祥的父亲,他背负着家庭众人,带着自己即将离世无法照顾儿子的孤独度过了生命最后一段旅程。有这样一个场景是大福在睡梦中,父亲坐在旁边,默默地问他:“爸爸走了,你会想我吗?”可是儿子没有回答,只是重复他的话:“你会想我吗?”父亲不断轻声重复:“我会想你的!我会想你的!”可见父亲舍不得儿子,无法放心的将儿子完全的交给这个没有自己的世界。这样孤独的父爱让人潸然泪下。“大福真聪明”几乎成了父亲的口头禅。稍有一点进步,父亲就不假思索地表扬他,不管儿子能否听懂和理解。父亲希望在自己离世之前儿子能独立起来,所以当儿子学不会拖地的时候他克制不住的生气,但当他的儿子伤心难过时他又非常的心疼,抱住他,安慰他“我们慢慢学”也许他知道他无法慢慢的陪着儿子成长了,但是他的忍耐,他的包容,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普通父亲的伟大。“大福,看到海龟,就要想到爸爸。”我认为是这个电影的经典句子。一个父亲重如大山的恩情由此可见一斑,深如海洋的爱怜,感人肺腑。
大福的存在就像是小溪汇入了大海,最终成长,独立。其实父亲之于他是一种习惯,这和常人是一样的。父亲在家里时常像对小孩子讲话那样说话,尽管大福已经21岁,大福生气了就像哄小孩一样安慰他,大福暴怒时咬了父亲他也只是默默忍着,大福学不会父亲教的事情,父亲吼了大福,然后又抱着他的头给予他默默的拥抱,大福被送到一个慈善机构,晚上见父亲不在,就吵吵闹闹,父亲来了,大福便乖乖地举起双手像往常一样等待父亲给他脱衣服。种种情节都让我们看到了感人至深的父子之情。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第一次离开家,离开自己最亲近的人的时候那种失落感一样,可怕的孤独会将我们吞噬,好在大福不怕孤独,他在最后父亲走后真的学会了父亲教他的一切。埋葬父亲的那天,大福自己躲在一棵树下,抚摸着一株摇曳的小野花,我想他也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默默祭奠父亲吧。同时大福的成长也离不开他的朋友铃铃。其实孤独症患者并不孤独,他比正常人还要快乐。我们正常人的孤独在心里会被自己放大的,但是孤独症患者不是,可以说孤独在他们心里完全是空白。他们拥有自己快乐的世界,有自己喜欢的人,有自己内心依靠的人。铃铃的出现,让我明白了这一点。特别喜欢铃铃对大福讲述自己身世时候的那些镜头,蓝蓝的天空一朵淡淡的云,两个人一起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铃铃是父母双亡的孩子,被奶奶养大,奶奶给铃铃在脚上戴上了铃铛,告诉她奶奶走后在天上只要听到铃铛响就知道铃铃在哪里了。虽然大福不懂,但是大福的微笑和一些肢体上的动作逗乐了铃铃,让本来悲伤的她也开心地笑了。还有铃铃给大福打电话的那个情节也很细腻,让人看了会在心里洋溢某种遗憾中的幸福感。
在海洋的大背景下,博大优美的海洋画面衬托了患儿大福虽身处悲情仍畅游人生的欣慰片段,给枯燥单调的自闭症患者生活增添了活下去的色彩。特别是大福在父亲去世后,独自游在海里,爬在大海龟的背上时,父亲的目的达到了:大福不孤独了,他有了精神寄托和依靠,他知道爸爸和他一直在一起。
电影安静的结束,正如安静的开始。就像是我们的人生,在自己的哭泣吵闹声中开始,在别人哭泣不舍中结束。父爱的悄无声息以及生命的短暂都书写地无比惆怅,所传达给我们的是,生命应该怎样地珍惜,父爱应该怎样地回报,作为我们正常人应该怎样地更好地爱我们的亲人,并且,要更多地关注这样智障的孩子。我想这就是电影《海洋天堂》的主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