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
作者
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理论。
关于本书
作者通过观察研究卓越创造者和诺贝尔奖得主,要告诉读者,每个普通人都能够通过制造更多的创造力体验,提升生活的满足感。
认知摘要
作者认为影响创造力最重要的是新技术的爆发、行业评价标准、学界风尚以及一些个人因素,而前三个因素一同构成了创造力的外部系统。一个人如果想要保持创造力,就要让自己待在这个创造力系统之中,学习新技术,了解行业得变化趋势。
在个人因素层面创业者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非常复杂的人格,换句话说他们都是人格多面体。富有创造力的人不会压制性格中的某一方,而会在各个性格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所以他们能够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而且还能保持自我,不产生内在的冲突。
作者发现一个创意的诞生前期都经过了漫长的准备,创意工作并不是一只坐在那里想,然后点子就能够自动出现。在创意诞生的关键期,创意者往往会给自己多一点自由的时间,将自己从紧张的工作中放松出来。相比起线性的逻辑思维,创意更需要的平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能够突破线性思维的限制,将各种信息重新组合,从而得到新的想法。
在创意的准备阶段需要安排一个能够让我们保持专注的环境,让我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问题上,减少外界干扰对我们的影响。去做一些我们平时不做的事,这样反而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如果我们感到外界环境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创意,那我们就要注意尽量和环境和谐相处。最后作者还建议我们想要拥有创造力,就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并且享受好奇心带给我们的意外发现。
零秒思考
如何做一个人情时代潮流的人,明白这个时代需要什么
1.主动接触大众媒体,了解热点新闻事件
2.学习重要的新知识新观念,时刻警惕自己的元无知
3.用创业创新的思维去看待事物的发展,从中找到自己人生意义
举一反三
正反馈带来的心流体验,以及强烈心流带来的高峰体验
1.人的情绪具有一致性,一个情绪往往会唤起与他相同的情绪,而其他的情绪在这个时候就会弱化。如何利用这一点来设计一个有针对性的心流动作,强化自己的一个特定的心流。
2.人们在玩游戏的时候也会产生心流体验,而这会使得有些人成谜于游戏当中,如果我们痴迷于某一个特定的心流体验,如何才能让自己从中脱离出来。
3.心流中的高峰体验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时刻,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体验
认知对照
今天我破天荒的想到了之前听过的三本书,他们分别是:《自我导向行为》、《斯坦福大学的人生设计课》和《深度工作》。在第一本书里我学到的是任务拆解和结果奖励,在第二本书里我学到的是定位自己,在第三本书里我学到的是如何让自己投入的工作。学了今天这本书我明白了,心流其实是检验我们是否真正投入去做一件事的重要标准,如果能够引导自己进入心流状态就能够获得更高的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能帮助我们克服某些负面情绪。
认知整合
上面的一段里包含的内容都可以整合到自我力这个概念中来,以自我力为观点从新认识这些独立在不同书籍里的观念。那么自我力就包括认识自我、找到方向、设定目标、引导任务、心流体验、找到节奏和免疫失败这几个内容,首先我们要认知自己的能力边界,接着找到自己方向,通过一系列的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概括简直完美)
互动环节
获得心流体验的关键是找到正确的正反馈循环,并且时刻注意自己是否是处在这个反馈循环当中,只要不断的出发正反馈,就能持续获得心流体验。你有给自己设计过心流体验吗,你有听过安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