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为生命中,都一定会有一个或多个重要他人,正如心理健康课上老师讲到的例子,毕淑敏老师所讲述的音乐老师,甚至影响了她的一生。
而现实中我也同样的有这样的“重要他人”,这个人正是我的外公。
大多数人心里某个地方都存着关于外婆家的美好回忆。包括很多作家提到过的,每次去到乡下的外婆家,和蔼的外婆总会笑呵呵做一大桌丰盛的美食。在盛夏的夜晚,外婆总是会轻摇着蒲扇,为我们走蚊虫和炎热,缓缓地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然而我童年关于外婆家的美好,都被外公毁灭了。
小时候我和大我一岁的表姐(亲二姨家的女儿)一同住宿在外婆家一小段时间(尽管在此之前,表姐已经在外游家住了很多年)。
外婆倒是一视同仁,虽然很长时间不见我,对我也像对表姐一般。
而外公则不一样,就算表姐在他们的宠爱下变得嚣张跋扈,目无尊长,尖酸刻薄,他也仍旧捧在手里,生怕受一点伤害。
而对我则是横眉冷对,脸上的厌恶和嫌弃不加任何修饰的展露在幼小的我面前。
那段日子,我一度认为我什么事情做不好,无论我做什么,他都觉得错,所以才更加讨厌我。
年幼的我在外婆家被骂哭过很多次,每一次都不堪重负地夺门而逃。
从那之后,我开始变得极度自卑,走在路上害怕别人的窃窃私语,害怕与别人对视,害怕高声讲话,害怕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想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小心翼翼,战战兢兢。
以至于我现在养成的“讨好型人格”,我想我的外公在这件事上占了很大的比重。尽管他现在已经过世一年多了,我仍旧活在他给我带来的阴影之下。
与此同时,我也在另一方面庆幸着我从来没有被宠爱着,才不会有表姐那样刻薄,不饶人的性格。也是这让我知道了我要做一个坚强,独立自主而又不是温柔的女孩,正如林徽因所说的:“温柔要有,我们要在坚强中,不慌不忙地成长”。
尽管我现在仍旧很自卑,对自己有些许不满,但我会努力摆脱这阴影,全然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