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衡为什么被称为千古状元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考试(殿试)的榜首,需通过院试、乡试、会试层层选拔后,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钦点。其名称始于唐朝,专指进士科第一名,明清时期形成“状元、榜眼、探花”三甲制度。

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约777名状元,这一数据综合了科举制度从隋朝至清末(605年-1905年)的官方记载与学术研究(涵盖文武状元,包括唐代至清代所有科举榜首,郭子仪等武状元也被计入)。


章衡被称为“千古状元”,主要因其在科举、文学、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科举成就:

章衡在1057年的嘉祐二年科举中力压苏轼、苏辙、曾巩等名人,夺得状元桂冠。这届科举被誉为“千年龙虎第一榜”,考官欧阳修对章衡的文章评价极高,认为其符合“古文运动”的风格。

文学才华:

章衡自幼博览群书,对经义、策论、诗赋等均有深厚造诣。他的殿试策论《盐赋》格局宏大,结合时政提出了有效建议,展现了卓越的文学和政治见解。

政治功绩:

章衡为官期间,始终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清理吃空饷、加强财政监督、首创预算制等,展现了出色的治理能力。他还在地方治理中表现突出,如在郑州任知州时,将皇家墓园荒地改为农田,促进了农业发展。

军事与外交:

章衡在军事上也有出色表现,他曾三箭射穿铁靶,震慑辽主。出使辽国时,他不仅在骑射比赛中展现武艺,还暗中绘制辽国地形,为宋朝的军事决策提供了重要情报。

历史评价:

苏轼对章衡的才华和品德十分推崇,称他为“百年无人望其项背”。章衡以实干精神和卓越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被誉为“千古状元”。章衡最出名的一首诗是《送程给事知越州》,这首诗不仅是他唯一传世之作,还得到了苏轼的高度评价,苏轼在读后感叹“子平之才,百年无人望其项背”。送程给事知越州

北宋 · 章衡

雅留威爱在南昌,又拜新恩指旧棠。

一节帝颁严使旆,十州人喜拥壶浆。

彯缨自结凝旒眷,揽辔思澄插笔乡。

刘晏有材将大用,豫章楼上急飞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是章衡为送别友人程给事(陈师孟)赴越州任职而作。程给事在南昌任职期间以威严与仁爱著称,此次赴越州是接受新的任命。

内容概述:

首联“雅留威爱在南昌,又拜新恩指旧棠”,概括了程给事在南昌的政绩和即将赴任越州的情况。颔联“一节帝颁严使旆,十州人喜拥壶浆”,描绘了程给事赴任时的隆重场面,百姓夹道欢迎。颈联“彯缨自结凝旒眷,揽辔思澄插笔乡”,表现了程给事对南昌的不舍和对越州的责任感。尾联“刘晏有材将大用,豫章楼上急飞觞”,以唐代理财名臣刘晏比喻程给事的才能,并描绘了饯行宴上的场景。

艺术特色:

全诗对仗工整,用典自然,语言简洁明了,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展现了章衡对治理之道的深刻理解。

尽管章衡在科举中力压苏轼等众多杰出人物,但史书对他的记载更多聚焦于政绩,而非文学成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