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读后感”
教学课时:2
教学实录:
一、宣布上课,学生落座,检查学生基础背诵。
二、授课环节
师:昨天我们布置大家写了课文《藤野先生》读后感,刚刚课代表把作业送到我哪里,因为我们第三节就要用,因此老师没办法一一都给大家写上评语,但是老师对每一本作业都很认真地读了一遍。只是有些遗憾地告诉大家,我们“读后感”的质量有些低哦。
读后感到底怎样写才好呢?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老师很想知道你们的想法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写一写你们自己的想法吧。
生:打开练习本,开始写。
师:巡视一圈。发现好多同学无从下笔,于是说,大家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若你心里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写,就写不知道三个字好了。若你知道就写下心里的想法,无关对错,只求面对真实的自己。
时间稍停……
师:好,我看大家写得差不多了,既然好多同学都不知道怎么写,咱们就先统计一下不知道的人吧。请大家举一下手……
生:举手
师:我们查一下人数哦……这么多人呢,足足30人呢。好,请放下手。咱们班一共四十几人,除去不知道怎么写的三十人,咱们还有十几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咱们不如先听听他们的想法吧。
生:点头
师:好,谁先来……
生:互看,沉默,不举手
师:那我点名了。“胡哥”你来读一下你写得(胡哥,学生胡舒淇,女,成绩品性都很好,因为同学们都叫她胡哥,亲切,老师也跟随着叫,她也乐于接受)
胡:……
师:靓昕,你来……
生:……
师:白相云,你来……
生:……
……
陆续又请两三位同学发言
师:这几位同学发言各有不同,大家听了这几位同学的想法,比较他们的发言了吗?有什么发现吗?他们的发言中有哪些内容相同的?
生:大部分呈现迷茫的神态
师:这样吧,老师将他们的想法,分别读两遍,你们注意听,听到时候将每一份意见的核心词提取出来,写在练习本上。然后再比较一下,提取出他们的共性的东西。他们都提到的东西,或许就是对的,或者对的可能性比较大。请这几位同学交过来本子。
生:交练习本
师:(选择了6份。)咱们现在有6份,我每份读两遍,请你们依次提取核心信息记下本子上。要标好序号哦。
师:依次读完6份。
生:记完6份的核心信息。
师:给大家3-5分钟的时间,请大家比较这六份核心信息,提取出他们共性的东西来。
生:开始比对思考
师:巡视
……
约5分钟后
师:好,绝大部分都整理完毕,没有提取完的先暂定。咱们分享一下整理的意见。请**来分享下
生:先写出文章大意/再分析事例/再写感受/最后在总结
师:生一边回答,师一边板书他的意见。学生回答完毕后,示意他坐下,请下一位回答。再次重复过程。
此时,黑板上出现了这样的两组意见。
第一组:大意/事例/感受/总结
第二组:句子大意/赏析事例/感受/总结
师:请大家看一下黑板,还有没有其他意见需要呈现?
生:没有。
师:那大家再比较这两组意见,很明显就看出,这两组意见中,第三步和第四步都是相同的。只是前两步有些差异。那么,咱们就直接看一下不同的部分吧。A(B)同学你怎么看待B(A)同学在第一二步上和你的差异?怎么认识的,说说看?(AB是刚刚发言的同学)
AB发言
师:通过他们俩的沟通,我们发现他们心里要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不过是表述不同。A同学说大意B同学说句子大意,其实B同学的意思是需要由句子或者段落来概括出大意来。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最终落脚的大意。
现在大家对这四步写读后感的方法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摇头,表示没有
师:好,刚刚我们自己通过自己的力量,概括出写读后感的四部方法。完全是自力更生哦,那么这个写读后感的流程对不对呢?老师告诉大家你们的概括办法,是对的,很有价值的。老师在给你们简单一点表述吧,我们可以使用四个字概括你们的四步流程。这四个字是:引——评——联——结。(两节相连,下课铃响)好,咱们先下课,下一节再说。
下课休息……
第二节
师生宣布上课
继续新课
师:咱们上一节刚刚归纳了读后感的四字写法。它们是:引—评—联—结。(板书竖写)下面咱们一起审核下每一个步骤的要素。
引——
引用我们所读文章中的某一个典型性事例。(你特别有感觉的那一件事)
评——
评就是评议,即对我引用的典型事例进行评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评议。评议事件的目的是从事件中得出我们自己的观点(论点、所感之处)。因此,虽然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对事件进行评议,但写作时只需选取一个角度的意见即可。
联——
联即联系我们自己的实际,联系我们的生活,把我们的感受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用实际生活去佐证或者反证我们的所感。
结——
结即扣紧我们的所感进行结尾。结尾要有力,紧扣所感(中心观点)。
师:老师讲明白了吗?
生:点头
师:好。我这里还有刚刚读过的六份关于读后感的意见。大家以为谁写得好?
生:胡舒淇—— 郭靓昕——
师:是呀,让我们为他俩鼓掌点赞。
生:鼓掌……
师:稍后示意掌声停止。你们看,这次咱们得出这样的一个写作流程,可不是老师教给你们的,完全是你们自己概括出的呀,我觉得每一位同学也要给自己的探索精神点赞。我们要在不同中看到相同,也要在相同中看到不同,这就是动脑子,这就长智慧。
生:再次为自己鼓掌
师:再次示意掌声停止。下面咱们在做一个练习,老师留下的一些同学们的读后感作文,下面咱们再来一轮听音辩文。老师给大家读一遍某作文,你们听完后请立刻根据我们概括流程判定,该作文好于不好,若不好哪里有了问题,怎样修改呢?
生:端坐
师:开始朗读篇目一。读完,我们先请此文的作者发言吧……
生:我感觉没有引用文中事例,应该加上事例。
师:嗯,我们再听一下其他同学意见。
生:我同意某某的说法。
师:还有不同看法吗?
生:集体摇头
师:好,确实是这样的。这篇作文上来就是谈感受,说意见,可是却未交待观点的来源,就显得很突兀了。读后感读后感,感要有生发地。
师:再读第二篇
生:我感觉作文中的事例太多了,无法围绕一个点写。
师:是的,作文中的点太多了,一会写这个,一会写那个,造成松散无力的感觉。而且大家还不容易搞明白到底要说什么。你觉得怎样改好呢?
生:精选事例,事例选一个典型角度写
师:嗯。
师:读第三篇/第四篇。
同样流程依次进行(每一篇实际上都反映一个问题,作文是挑选的,不是随机留的)
……
师:大家也都尝试修改作文了。但这究竟是别人的作文,下面请大家按照我们今日的所学,新写一遍作文吧。
生:拿出本子,再写作文。
师:巡视
巡视一会儿后,发现同学们大多都使用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读后感。
师:大家可以想一下新闻的标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我们的读后感也可以这样啊。把我们的观点当成主标题,副标题是藤野先生读后感,这样更好。因为,我们不是再写藤野而是借助藤野写我们心中所想。把我们自己的所想当成题目最好了。
边说边看边走,嘉璐同学做得很好,题目是“学习是一场主动的求知”藤野先生读后感,你看多好的题目啊。哇,这个题目也这么好——超越国界的关怀——藤野先生读后感。这个题目这么好,《教育是一道光,引导人们寻找光明》藤野先生读后感……
刚说完这句话,就听的一片撕纸的声音。定睛细看,原来是学生们撕掉写藤野先生读后感的作文纸,新写题目。
哇,你们只顾着自己换个好题目,就撕掉这张纸,就不考虑一下纸疼不疼么?
生:轻笑几声,默下去,写作不语
师继续巡视,生认真写作。教室静默,时光流逝。(直到下课,作文上交)
本节课后省思:
本节课准备初期我设想的是给学生以讲授为主的方式来传达读后感的写法。在备课的时候,对学生的预期估计是低的,以为他们很难完成这样的任务。或者说难有思考的方向,因此,决定以老师的叙述为主。主要的依据是阅读学生的作文发现绝大多数孩子是不会写读后感的,文章呈现是一塌糊涂。
上课后的统计也如老师的预料,全班有30人不知道如何写读后感。
促使我调整教学策略的原因是:在巡视课堂的过程中发现,学生中有一两个人可以比较正确地写出读后感对完整的流程。有一些同学能够写出其中的某一方面,或者说他们认为读后感主要是写某一方面,属于切中一环的情况。如果将他们的各种意见综合起来,取长补短,那么就能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思考,进而发现出读后感的完整写法流程。因此,当即决定调整课堂的授课方式。
一堂课下来,感觉挺顺,效果也好,尤其是当老师提示题目的时候,教室里响起一片撕纸重写的声音,那是每一个孩子不在排斥作文,愿意将作文写得更好的心态体现(至少是这一节他们很喜欢写得更好,也觉得可以使用自己得出的方法写得更好。)
那么,这节课的成功点是什么呢?
我以为是将学生的生命在场体现了出来,学生普遍对如何写是渴求的,因此迫切想知道怎么做?然后在这样的动机下,教师引导他们去思考和提炼,他们就会乐于投入其中,待得出结论后,他们就会有一种获得感,喜悦感,自然使用探究出的方法,去写作也是很乐意的,如果他们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自然也会努力去做的更好,因此就出现集体自觉撕掉重写的样态。
因此,在授课时教师要认真思考的不能仅仅是我怎样讲完,传达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备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是很必要的,这是基础。另一个备课方面更重要,它是要如何考虑学生的获得方式,这种获得方式最好不是由外来的给予,或者说我们应该分析,这样的知识点,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合作可以自己获得,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生命的成长,将知识作为一个辅助生命成长的工具,能够体验到知识的生成,经历这一生成过程。而不是直接给予现成的结论。
回溯我们的目标,往往写下的是本课的知识点,难点,要达到的知识掌握程度,就感觉完成任务了。这是以知识为核心达成的教学目标。在这个思维体系下学生的角色核心是落实者,结果的承接者。而不是生成这个结果的经历者、体验者、获得者。
所以,要改变以往的这种意识,在备课、上课的时候,首先要做到围绕“人”去设计课堂,让生命在本节的知识点中经历一遍,畅游一遍,体验一遍,再自然地获得这样的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关键处,并在关键处及时帮助,而不要直接给予现成。改变以往知识在前,生命在后的局面,变成生命在前,知识在后的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