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亮丽的阳光洒在黄土地上,凉风拂面,窝了一夜,却也好喜欢这清新。习惯性合上敞开的衣衫,避免着凉!
秋!早已脱下那满眼的绿装,哪都是干枯的景象,近处的杂草,遇风吹“沙沙”作响,唱着歌,告诉我们,它经过了风吹雨淋,酷暑寒霜;远处的玉米,更是傲然挺立,带给人民希望!
无边的玉米地,都已是成熟的模样,机器“咔咔……”响。早已在地里忙。三、四台车,一边收,一边拉,金黄的玉米一车车被拉回家,堆成了小山,有的直接就进了“楼房”!起早贪黑往家抢,这个季节就是这样,与时间赛跑,比太阳还忙。成片的玉米眨眼间都回了家,就像“戏法”一样,地里留下成片浅黄的残骸,机器走过就是这个样,一望好远,看见未来,看见希望。
那天往家里打电话,哥就发来照片:地收完了。爸妈还在地里捡落下的苞米,舍不得丢掉一点粮。风中的身影,低头在忙,寻找着希望。干枯的手,爬上皱纹的脸,都被岁月刻上了伤,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了一辈子,流下了多少汗水,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感情,投下了种子,收获了希望——不负众望的哥,爬出了地垄沟,领着学生,奔向更高的理想。
真的出乎预料之外,本还打算回家帮几天忙,晚打了一天电话,苞米就到家了,现代化的工具真好,爸妈真的是没白盼望。
以前,哪年都帮妈扒苞米。屯里一走,遇见谁都会亲切地聊一会儿,都羡慕妈,说,你姑娘多好,秋天总回来帮忙。妈的脸上总是露出发自内心的笑,我成了妈的骄傲。
虽然是累得腿也疼,腰也酸,毕竟年轻,歇一歇就好了,只要我在,妈准是精神不少,在妈的心里,我就是支柱,就是力量。
哪次回家干活我都是主力,爹的身体不好,割地的时候,我总是压在他的前面,怕他累着,撵上我,就得被迫休息一会儿,爹也笑咪咪的“我闺女真好!真比我强了。”
累了就集体休息一会儿,妈就打开包,拿出老黄瓜,梨,还有中秋没吃完的月饼。坐在放倒的苞米杆上一边聊天一边吃,那感觉和味道就是不一样,吐了一地的黄瓜皮,累了,吃啥都香。早晨多穿的衣服也脱下,放在了苞米铺子上。或是去邻居家地里闲扯一会儿“你家苞米比我家的好,苞米棒多大啊!”
“你家的也不错,籽粒成熟的好!”
真是应了老农的话“庄家都是人家的好,孩子都是自己的好!”
这玉米收割机已经应用几年了,起初,妈嫌遭尽粮食,地里也乱七八糟的,一直用人工。如今,爸妈也干不动了,我和哥时间也不是很充足,就用起了收割机,收完的地,立刻清亮了,余下的叶片、残杆都成了粪肥,肥沃了土地,为来年埋下了希望。
电话里和妈聊天,妈说“像我们这么大岁数的都干不动了,地里也看不到人啊,哪像以前,仨一伙俩一串的,遇到谁都能亲热地唠一会儿。”
“这多好啊,要是没有机器,你和我爹这身体啊,这地能种到现在吗?”
“可不是咋的,你啥时候来呀,少了这点活,你也轻巧了不少,不然总和妈挨累!”
“好了,妈!这地收完了,我也不惦记了!”
妈家的事总比我的事大,因为我总怕妈着急、上火,尽可能地把妈家的粮抢回家。哥总说,不让妈种地了,可妈就是舍不得放下,对土地有了感情,毕竟经营了一辈子,只要我们搭把手,妈就是把种地当成她的营生,只要种地,就有点盼望。
爸总是说“好好上班,没啥大事,别请假,干好工作比啥都强!”每年的小长假,哥总是很忙!他说,看见爹妈的笑脸,心里就敞亮。
不管多大,我们都是父母的希望,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给了我们一切,用尽一生把我们抚养,自己已弯腰驼背,却还说“不用你们啊,都忙自己的吧!”
要听得懂爸妈的“谎言”,有时,并不是像他们说的那样。
我们总有忙不完的事,请把看望父母,搬到你的日程上。莫等闲,哭断肠!
收获的季节,你是否收获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