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做班主任,真有意思》第一章读书笔记

改变观念:从班级管理到班级自治。

班级管理赋予班主任一种权威感,班主任是管理者、支配者,学生是被管理、被支配的对象。班主任不在是唯一的权威,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学习的规划者,是班级发展的合伙人,班主任为学生创建愉悦的学习环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人际交往空间学生不再是被管理被支配的对象,而是班级的主人与班主任共同承担班级事务。

在张老师举的第一个实例上,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刚当班主任的时候,因为年轻气盛,什么都想争第一,对各种荣誉都很在意,在班级管理上就非常专断专制,班级制度都是由我一个人说了算,对学生从来没有民主而言,因为很严厉,很多学生都是迫于我的压力之下,班级整天死气沉沉,没有活力。我带了三年,把他们带到了毕业。现在想想自己当时就是缺少正确的方法,才会用错误的方式管理班级。

后来送走了毕业班,我重新从一年级接了一届学生,开始有意的学习班级管理方法,我发现表演的效果要远强于批评的效果,也让我更关注学生的优点,也让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后来为了加强班级的凝聚力我们还排练了合唱,在全校合唱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还给学生们排练集体朗诵,在学校艺术节也获得了一等奖,这个节目也在儿童博览会开幕式上表演。经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发现我们的班级凝聚力越来越强,参加节目的孩子也越来越自信,由于我给他们排练节目的长期接触,他们跟我的感情也越来越亲近。因为在演出过程中也争取到了家长的理解和配合,也进一步拉近了我与家长们关系。

所以我非常赞同张老师对于改变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观点,她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很多时候是“关系大于管理”。班级管理更侧重于学习活动,而班级经营还包含着对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如果能跟学生形成一种超越师生的关系,学生会对老师的管理方式更为认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