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心理学文献分享的第13期,讨论构建良好、健康亲密关系的14条原则。
参考文献
Eli J. Finkel, Jeffry A. Simpson, Paul W. Eastwick. (2017). The Psychology of Close Relationships: Fourteen Core Principl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8, 383-411. DOI: 10.1146/annurev-psych-010416-044038
背景介绍
什么是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如何进行?人们在亲密关系中有何表现?环境如何影响亲密关系?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从亲密关系研究中提取出14条核心原则。
14条核心原则
1. 独特性原则(Uniqueness):亲密关系的结果不仅取决于每个伴侣的具体特质,还取决于伴侣特质彼此契合时产生的独特模式。
2. 整合原则(Integration):相互的机会和动机往往会促进伴侣之间在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上的契合。
3. 轨迹原则(Trajectory):伴侣不断更新与亲密关系有关的互动和经历的认知影响着亲密关系的动态长期轨迹。
4. 评价原则(Evaluation):人们会根据一系列积极和消极的因素来评价自己的亲密关系和伴侣。
5. 积极反应原则(Responsiveness):积极的反应行为能够提升自身和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质量。
6. 解决原则(Resolution):针对影响亲密关系的事件,伴侣间沟通和应对的方式会影响长期关系的质量和稳定性。
7. 维持原则(Maintenance):忠诚的伴侣会表现出保持长期关系的认知和行为,即使这样做是自欺欺人的。
8. 倾向原则(Predisposition):人们在亲密关系中都会有一些基本的个性和气质,其中有些会影响彼此体验到的亲密关系幸福感。
9. 工具性原则(Instrumentality):人们在亲密关系中都会有特定的目标和需求,而伴侣之间的动态关系会影响到他们实现这些目标和需求的程度。
10. 准则原则(Standards):人们会为自己的亲密关系设立一些标准,当亲密关系超越这些标准时,他们往往体验到更多的亲密关系幸福感。
11. 诊断性原则(Diagnosticity):随着情况的变化,评估伴侣一方对待亲密关系的真实目的和动机的机会也会发生变化。
12. 替代原则(Alternatives):如果在目前的亲密关系之外,还存在其他有吸引力的选择,比如可以选择不形成亲密关系,这就会威胁亲密关系的质量和持久。
13. 压力原则(Stress):对亲密关系之外的东西要求越高,亲密关系越容易恶化,当这些要求超出了伴侣双方(单独或者共同)的应对资源时更是如此。
14. 文化原则(Culture):亲密关系离不开社会网络和文化环境——包括规范、实践和传统——这些因素决定了亲密关系的性质和发展轨迹。
对应的问题
1-3条原则回答了什么是亲密关系。
4-7条原则回答了亲密关系如何进行。
8-10条原则回答了了人们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
11-14条原则回答了外部环境或因素对亲密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