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大盘(上证指数)的人很容易被市场教训,上证指数本来只代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股票,但还有一个深圳证券交易所呢。从指数编制看,由于大盘是按照总市值进行加权的指数,其中工商银行是第一权重,所以上证指数更多的是代表这些超级权重股的表现。因此经常有人明明买在了2600点,但是却在3500点的时候亏了钱。(因为买了中小盘股)因此更科学的看盘方法其实是按照市场的规模分开看,那么这时我们就需要借助两个指数,一个是沪深300,一个是中证500。这两个指数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沪深300代表大盘,中证500代表中小盘
沪深300指数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上市股票价格的整体表现。中证500指数由全部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上面是中证指数官网对于这两个指数的解释,这两个指数都是按照流通市值进行加权的,沪深300代表两市流通市值前300名,而中证500代表两市流通市值前800名中剔除掉前300名的部分。
股票之间的市值联动关系
市场行情一般分为二八行情,八二行情,以及普涨普跌行情。由于市值大的股票在市场中是少数,因此这部分股票就是二八中的二,而小市值股票是市场中的大部分,因此这部分股票就是二八中的八。二八或者八二行情都是指市场中的一种分化行情,通常市场中大盘股和大盘股之间涨跌是联动的,而中小盘股和中小盘股之间的涨跌也是联动的。也就是市场经常出现大盘股一起涨一起跌,或者中小盘股一起涨一起跌的情况。
分化行情背后的逻辑
机构投资者以配置大盘股为主,中小盘股为辅,非机构投资者则以中小盘股为主,大盘股为辅。因此分化行情背后其实是两股力量的博弈,目前市场机构占上风,是有其背后原因的。比如对外开放,港资目前就持有了A股近一万亿市值的股票,这对于大盘股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以及沪伦通,中日ETF互换等对外开放措施都是利于大盘股的。而当市场放松监管,新股发行减少,市场资金泛滥的时候,就容易引发题材行情,此时中小盘股就会占据上风。沉淀的时光 上证指数 161725 11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