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
肯定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加速剂,
孩子需要肯定就像植物需要阳光!
写在前面的故事
去年的一天,参加了个朋友的聚会,大人们热火朝天地聊着天,几个孩子也在一起玩得不亦乐乎。
我眼睛余光隐约觉得有个人坐在墙角一动也不动,扭头一看,是个小女孩,七八岁的模样,端正地坐着,眼神游离,有点郁郁寡欢。
我以为小女孩哪里不舒服了,走近她,说道:“宝贝,你身体有不舒服吗?看你有点不开心。”
小女孩羞怯地低下头红着脸说:“没有不舒服,我就是不想和小朋友们玩,不想来这里聚会”。
我心想本该活泼、淘气的年龄,怎会有如此的想法?
小女孩的妈妈走过来,说:“跟阿姨问好了吗?别这么害羞,你这孩子!跟小朋友玩去!”
小女孩没有回答妈妈,没有一丝笑容,皱着眉看着妈妈。
妈妈只好放弃,又和大人们聊起天来。
后来从一个熟悉的朋友那里得知:这个妈妈在家里比较强势,平常批评孩子的多,肯定的少;对孩子的言行要求极其严格。
比如:
吃饭掉粒米,就用筷子打着她的手关节骂:吃饭都不会,狗都比你强!
写作业时,就拿戒尺守在旁边:坐正了,坐都坐不正,你还能干什么?
哪怕字写得好,也要用不屑的语气对她说:你真笨,也就这两个字写得好,剩下的字能不能写好点儿。
听完这些,我全身起了鸡皮疙瘩,这难道是后妈吗,跟童话故事里一样。
这那里是批评孩子,这完全就是在贬损孩子、打压孩子嘛。
不难想象,这位妈妈越强势、否定孩子越多,这样下去孩子会越来越自卑,慢慢地可能会有这些表现:不善于表达、不愿意结交朋友、自我否定、善于逃避、缺少安全感、学业成绩差等等。
在平常的生活中,你经常和孩子说“这不行,那不可以”的这种话吗?
你经常否定、打压孩子吗?
如果你经常这样做,请你停止下来,了解一下肯定孩子的重要性。
一、肯定的重要性
孩子成长过程中,犯错误、做错事是正常的。
如果我们总强调孩子的错误,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下面给大家讲一下三十多年前,我吃过的一顿饭,至今没有忘记。
记得我小时候在一个叫艳子的同学家里玩,留在她家吃午饭。
艳子跑到厨房问:“妈妈,需要我帮忙吗?”
“哦,艳子,将这盘菜端到客厅里吧,小心,不要将菜汤洒出来;你有点笨手笨脚的,千万别烫着!”
说完阿姨将装满菜汤的一盘菜递给艳子。
艳子走得很慢,眼睛紧紧盯着盘子,小心翼翼地。
哎呀一声,艳子被院子(厨房到客厅经过一个小院)里一块儿小石头绊了一下,盘子打翻了。
菜汤洒在衣服上、鞋子上、地上,到处都是菜,一片狼藉。
阿姨闻声跑到院子,破口大骂:“艳子,你这个笨手笨脚的东西,你在干什么!我刚刚不是和你说过让你小心吗?你怎么总是笨手笨脚的呢?”
这顿饭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我记忆犹新,我一直都很愧疚,觉得是我连累了艳子,让艳子挨骂。
艳子很努力地让自己“不笨手笨脚”,不让菜汤洒出来。
可是当她踩到小石头时,却让自己和妈妈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真是越害怕什么越来什么。
如果妈妈信任艳子能把菜汤端到桌子上,就不会强调她的笨手笨脚,而是正确告诉她应该怎么端怎么走。
而错误的发生,再次证实了妈妈对艳子的看法——笨手笨脚,慢慢艳子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行、自己笨。
父母若常常对孩子说“不行”、“不可以”这种话,会让孩子想要学习的心情和干劲儿都丧失殆尽。
父母的责任和作用是必须要给孩子以自信,而不是禁止、命令、否定孩子所做的事情。
要好好地表扬他、肯定他,给予他安全感。
有了安全感,孩子才能把他本自具足的力量发挥出来,让孩子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进而培养出自信。
有了自信,孩子才能具有坚定的意志力、坚持不懈的韧性、努力到最后的执着精神等等;这样的孩子将来才有可能拥有成功而又快乐的人生!
一个人的自信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在孩童阶段,孩子没有足够的自我认知能力,他们的自信主要来源于外界对他们的肯定,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人物,在肯定孩子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孩子的信心主要来源于父母的肯定。
用欣赏与肯定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现代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父母是孩子的催眠师,是孩子潜意识的播种者,你播下什么种,他就开什么花。
父母如何去肯定孩子,让孩子开出自信之花呢?
咱们一起看一下,有效肯定孩子的技巧。
二、有效肯定的技巧
1.肯定孩子的行为
孩子做得好的时候,给予肯定,有助于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多,好多父母都有一个习惯:一看见孩子犯了错就立刻指正。
我们习惯对待孩子的方法,似乎是努力把他训练成毫无缺点的人。
我们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错误,不停地告诫他们,不但会让孩子觉得他经常出错,并且还会让孩子害怕出错。
这样的心理恐惧有可能导致孩子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愿意做任何事。
实际上这种方式是在表现出我们对孩子没有信心,会让孩子莫名的不舒服,孩子的潜意识感受到压力和恐惧,渐渐失去健康的心理。
有一句话说,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能量就在哪里,成就就会在哪里。
如果我们的关注点都在负面的事情上,我们怎么可能期望孩子找到通向正面和成功的方向和力量源泉呢?
如果我们的关注点在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并且表现出我们信任他们的能力,并给予鼓励。
孩子们的错误和缺点反而会因此得到改善。
当孩子有好的行为的时候,鼓励、肯定孩子做事的过程,聚焦孩子的进步、勤奋与努力,孩子就会高兴地去重复这样的行为,行为不断地重复才会成为习惯,好的习惯能带给孩子一生积极的影响。
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同样也需要我们的肯定,给孩子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前段时间小宝学蒸鸡蛋羹。
打第一个鸡蛋时,用力太大,几乎是用小手捏破了鸡蛋,蛋黄蛋清蛋壳全碎在碗里。
又拿来第二个鸡蛋,这次害怕蛋壳掉到碗里,结果蛋黄和蛋清直接掉在了地上。
看到满地的蛋黄和蛋清,他的小脸上露出不悦之情。
“妈妈,我浪费了两个鸡蛋。”
我走到他的身边说:“宝贝,没关系的,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平常看妈妈打鸡蛋挺简单的吧,实际上打鸡蛋的力度要把握好。将鸡蛋先在碗边磕一条小缝,两手轻轻一掰,蛋清和蛋黄就出来了;你再试一下。”
小宝又拿出第三个蛋,虽然磕蛋的时候小心翼翼,动作有点笨拙,但这次成功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没有因为孩子损失了食物而严厉训斥他,也没有批评孩子犯了错误。
而是将一场失败转变成一个让孩子学习的机会,给孩子展示了一个道理:犯错不可怕,不是世纪末日;我们应该做的,是从错误中学习。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误时,从他愧疚的小眼神,你就能看出他已经为发生的结果懊恼后悔。这正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好机会。
如果大人们再去斥责批评孩子,就容易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伤害,雪上加霜,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或者理所当然,孩子心里可能会想:我就犯错,有什么大不了的,下次还这样做。
因此,不管孩子的行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需要家长的肯定,给他树立自信。
2.肯定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而忽视了他做这件事背后的正面动机,这样会严重地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出现胆小、自卑、不敢面对问题、总爱寻找外部原因、出现错误习惯性地指责、推诿等。
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的动机。
如何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呢?
每次看见孩子有不好的行为,不要及时指责,先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多问自己几句、多问孩子几句。
比如:在孩子顶撞你时,你应该问问自己:“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小家伙想怎样?”
或者说:“宝贝,你看起来很生气,能和妈妈说说是为什么吗?”
当你明白了孩子的意图后,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突然之间这孩子变得那么粗鲁。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弄清楚孩子不良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想获得什么好处等。
肯定孩子的正面动机,而针对那些不适宜的行为,我们要给到孩子建议,比如孩子动机是好的,但是行为是不好的,要及时纠正。
比如:我家小宝3岁之前,有一段时间爱用躺在地上哭闹这种方式表达他的需求,很多时候需求都是合理的、正常的;但他采用了“躺在地上哭闹”这种不好的方式来解决。
通过我们的纠正,慢慢地帮他改掉了这个小毛病。
3.肯定孩子的情绪
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我们除了区分孩子的行为和动机,我们还要区分孩子的情绪,对生气抱怨的孩子,我们要先处理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去讨论他的行为。
有时候孩子往往只需要有人能够看他的情绪就可以了。
我家小宝是要求完美型的,每次他写字,总希望自己写得和书上一模一样。
前天写生字时,又发飙了,“直”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自己感觉还是不太好,就仍掉笔,大叫到:“我不写了,再也不做作业了!”
如果我没有学习心理学,没有学习家庭教育的话,我可能会说:“别叫了,烦不烦呀,写作业是你该做的,叫什么叫!”
我来到他的旁边,说道“小宝,总写不好,有点沮丧吧;这“直”字挺难写的,你看看我写得怎么样?”
我拿起笔,在纸上非常认真地写了一个“直”。
“妈妈,你写得挺好的,但有个细节不太好,第二笔“丿”落笔的位置不对!”,孩子不说的话,我真没有发现。
“宝贝,你看看妈妈写的字也有缺陷,写不好沮丧是肯定的,我小时候写字也有生气的时候,比你的表现还糟糕呢,记得有一次我气得将作业本都撕掉了!”
小宝听了我的过去表现,又高兴地拿起笔写起字来。
当孩子生气抱怨的时候,先让孩子发泄他的情绪,这是情绪外化的一个方法,一个渠道。
遇到问题,小孩子生气抱怨是很正常的,小孩子的自控力很弱,我们大人有时候也会发火生气,更别提小孩子了。
肯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接纳,内心里他就多了一份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他能更好地去面对自己、面对世界。
面对孩子的情绪,如果你总去批评、指责,孩子为了避免遭遇批评与指责,慢慢地他就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消化自己的情绪,不再生气,也不再抱怨。
表面上,一切风平浪静,孩子乖乖的。实际上,孩子的内心是痛苦的,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形成焦虑障碍、抑郁症等心理问题。
4.肯定的语言技巧
上面我们说了,要肯定孩子的行为、行为背后的动机、和孩子的情绪。
那肯定的时候,如何去表达对孩子的肯定呢?
肯定的语言是有技巧的,肯定的语言要具备:描述你感觉(五感)到的事情;表达你对这件事的感受;表达你的欣赏与肯定。
描述感觉到的事情就是用“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我尝到、我摸到”等这样的词汇。
表达肯定的时候要及时,态度要诚恳,用词要简单。
比如:疫情这段时间,小宝在家负责打扫书架。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看到书架整齐的样子,我就和小宝说;“宝贝,书籍摆得这么整齐,书架上的灰尘也扫得干干净净,看起来真舒服呀!你真是个整理小能手,谢谢宝贝天天整理书架!”
爱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需求。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充分的情感互动,让孩子有内在的情感链接,有安全感和归属感!
通过对孩子的肯定,让孩子的内在丰盈起来,提升孩子的自我价值!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说出对孩子的肯定,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我们深沉的爱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