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三毛》:斯人已逝,心,仍在追忆……

珍藏了一本厚厚的《三毛经典作品集》,2002年出版的,书页已微微泛黄,封底还有些破损,字体、版面,也都没现在的书排版那么靓丽舒心,但二十年过去了,我就是舍不得扔,我人到哪,它就随我去到哪。

我自以为喜欢三毛,懂得三毛,看完《亲爱的三毛》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以前不太懂她。

太多东西,我只留于表面。

《亲爱的三毛》是三毛和读者的书信集,文末收录了一些她的诗作。

我一直以为,三毛最后的离去,是因为荷西。

读本书时,这样的想法被我自己否定了。

荷西是一九七九年离去的,三毛和读者的书信,大都是八九、九零、九一年的,读信时感觉到的三毛,是积极、乐观,珍爱生命的。

失去挚爱,最难支撑的应该是头几年,而不是十年之后。

三毛是达观之人,她对于爱情、婚姻、生命,总是有着异于常人的洒脱、豁达。

那到底为的什么?

不想解。

因为这,仍然是想来就心痛的迷。


书中读者向三毛咨询求助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婚外情,成长的烦恼,原生家庭的痛,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等。其实,虽然过去三十多年,这些问题一点不过时的也困扰着现在的我们。

回复婚外情时,三毛讲了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

多年前我的先生必须离开加纳利群岛回到西班牙本土,去接受十九天的深海潜水再训练。那是我们相识第十一年,结婚四年,先生邀我同行,我为了省路费,不肯去。在那分别的十数天内,先生每天与我联络,回家后却直接告诉我,他结识了一位女孩子,接近陷入情网,又说:“要不是结了婚。”
我的第一反应相当复杂,各种滋味包括很深的自责,我的行为反应是投入了他的怀中,不能说一句话。
三个月以后,我看先生常常黯然,却不再提那个女孩子的名字,我内心的痛楚和歉疚更深了,因为对方是一位对我丈夫也付出了真情与热爱的好女子,后来我诚恳的问先生要不要我回台湾一年,让他们两人在生活上相处一阵,如果他们美满,那我就自寻生路,一旦他们因为了解而分开,只要先生一个电报,我就飞回去,我还是要他。又如果,三个人一同接纳观念,亲爱相处,那就三个人同时下决心做好亲密朋友,家人和爱侣的事实,真诚相待,不分彼此。
先生听见我提出如此的处理方法,哗一下扑上来抱着我流下了眼泪,当时我也哭了。一年以后,我们坐在阳台上看秋日海水的夕阳,我摸摸先生头发问他还想她吗?他略有所思的说,那种爱情,属于一刹永恒的完成,难忘。至于说我们之间,生活的恩和情扎得太深,天长地久了。
两年后先生溺水过世,我一个人默默生存,有一天我在家中种菜,院子外面出现了那位女孩子,我滑掉了一大包手中的玉米种子,向她奔去,我们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痛哭失声。
后来我先生挚爱的朋友,一位摄影家要求接纳我,我却将这位好女孩子介绍给他,他们结婚了,得了一个小男孩,取了我先生的名字作为纪念,孩子喊我:中国妈妈。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三毛的原因之一。

听听她的心声:

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走,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间生活在这般的大环境里,不知不觉变成了那其中的一个,他们使我黯然到不太敢照影子。
透过书信呼应的方式,让人和人之间所树立起来的高墙,成为透明的,或者说不必那么晶莹剔透,或有些光线照亮一霎间幽暗的心灵,带来一丝欣慰,然后再不打扰,各自安静存活。
耐心,韧性,谅解,宽容,包涵,都是爱的代名词。
我们要做聪明人做有智慧,有慈爱,又肯诚实对人对己的勇者。
就算天大的事情来了也不逃避他,心平气和的为自己争取最合理的解决之道,不可以做一个弱者,凡是一不顺心便跌倒的人是要被社会所淘汰的,做一个有弹性的人,当是我们一生追求的目标。
书本只是工具而已,念了一大堆书,仍不懂做人那个书就是白读了。

三毛是一个以本身生活为基础的非小说文字工作者,她要求自己的,便是如何以朴实而简单的文字记下生命中的某些历程。而我们喜欢她,不也是因为她的朴实和真诚吗?

斯人已逝,心,仍在追忆。

想着书信中一个一个自找苦痛的生命,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心中不禁自问:这片灯火下的人群,真的那么不快乐吗?

都在羡慕他人,都以为自己的遭遇是人间最不幸的,每个人都强烈指责抱怨自己的命运,甚至怪罪社会与家庭,而极少极少在文字中对自己之所以形成今日的局面,有所检讨和反省。

自己永远是对的,社会和生命是对不起人的。

存在这种心态生活的人是没法通融的,要改也很难。

任何一份生命都有它扎根时的寂寞,生长时的创痛,难以避免的伤感和挣扎。而生命之美,却又在于这一日又一日的变化之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所得,一味抱怨,价值便难以显现。

平和、包容、稳重、练达,甚至智慧,想要吗?

想要就炼去吧,三毛说,都是可以炼成的。

为什么,眼中满含着悲伤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不要因为长时...
    书痴评书阅读 4,951评论 1 1
  • 作者:三毛 1.在这个日渐快速的时代里,我张望街头,每每看见一张张冷漠麻木、没有表情的面容匆匆行过,我总是警惕自己...
    不吃姜小姐阅读 4,738评论 0 0
  • 她曾走遍千山万水,她的爱情、她的流浪、她的忧郁、她的温暖和眼泪,都是传奇,她就是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亲爱的三毛”...
    2016欧玉琳阅读 4,110评论 0 0
  • 喜欢三毛的人很多,我是其中之一。 喜欢她纯真的文字,喜欢她性格的率直,喜欢她传奇的人生,喜欢她和她的荷西…… 每一...
    简JN阅读 2,649评论 5 7
  • 文/沈墨凉 1 . 今天又是1月4日了。 《橄榄树》的旋律响起来,齐豫空灵的声音在屋子里飘荡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沈墨凉阅读 4,125评论 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