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悟得正觉后,几个孩子好奇的问佛陀他找到了什么。
他们正在吃橘子。
佛陀拿起一个橘子,说:“我们吃橘子的时候,并没有集中精神去感受它。对我们来说,橘子是不真实的。如果橘子对我们来说是不真实的,吃橘子的我们也是不真实的。这就是不专注。如果我们享用橘子时,能全神贯注,那我们和橘子之间,就建立了一种联系。 当我们不集中精神吃橘子。我们的意识,会在脑海中不停地涌现,我们担心未来,悔恨过去,因此,在这一刻,专注吃橘子就很重要。 你们能这样做。 你们也是真实的,能在橘子中看到一切,是不专注吃难以看到的。觉醒的人,能从一只橘子中看到它整个生命的历程。橘树,春天的花朵, 照它生长的阳光,滋润它的雨露。自然万物都在其中。”
多么简单的道理,专注当下。
如果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想着下一件事, 以为这样是高效率。其实,只是把每个当下都变成了不真实的存在, 一天下来, 空空如也。
如何专注当下?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哈米里在《心流》一书中介绍了“心流”的概念——“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中,无视其他事物存在的状态。这种体验本身带来莫大的喜悦,使人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何达到呢?
这本书说通过控制心灵活动,即从控制意识开始。米哈里提出了精神熵,就是人的意识,如同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变幻多端。而精神熵的反义词就是心流。 所以,心流体验需要先控制意识。
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去回想刚刚发生的事,不去预想即将发生的事。无视除此活动外,任何其他事物的存在。 然后,进入到专注当下的状态。
而冥想是一个理想的训练方式, 当我们看似静坐时,内心却如瀑布般,无数念头信马由缰。 通过冥想可以正视自己的心念,保持专注,让它们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