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豆豆
这几天,群里对这次超级写手课的内容有一些消极的看法。有的同学说,内容太杂,没有实质的东西。也有同学说,出书离我们远着呢,这次课程太高冷。还有同学说,简直无所适从,作业都不想做了。
这29天的超级写手课,显然侧重点是为了帮助有能力的写手实现和市场的对接,而不是写作技巧的提升。先是讲如何写出爆款文,如何让自己的自媒体公众号运营好,如何给大平台投稿,直到这两天的如何找编辑出书,是层层递进、节节升高的课程设计。
我倒是觉得,这些话题很受用,因为自己从来不知道这个行业的规矩,根本不清楚怎么让自己的文章变现。这些知识对我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般及时。做为新手,默默写、坚持不懈,去打磨自己的写作技能固然是基础的。但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走进市场,把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传递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如果你不学会传播自己的文章,把文章变现,根本就入不了这个圈子,怎么可能在这一行里驰骋?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一段经历。
我在1998年时,曾经有机会参与过国家科技部“中国生产力促进网”的项目。这个网做的事情,就是把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对接到企业,形成生产力。除了网络上发信息,线下还会去做些活动、企业调研或者成果交易会,而且,国家还专门设立了相应的孵化经费去扶持这些对接的项目。基于政治风云变幻,这个网现在已经找不到了,但是,它当时带来的盛况却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有次开成果交易会,我们团队做了一个多媒体光盘,就是把会议上所有的科研成果和企业信息汇总起来,我们当时预计,也就百十来套吧,哪有那么多人买这个东东?没想到,三天的会议,第一天就被哄抢一空,不断有人打电话来要求加印。那时,我就在想,原来科研人员和企业之间的断层这么大。一方面,有这么多科研人员徘徊在企业圈子之外,完全找不到企业对接;另一方面,又有这么多企业渴望找到专业的科研人员,帮他们解决问题。邓爷爷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却觉得,科学技术能转化成生产力才是第一。
所以,做市场对接这种事,本身就很有意义。这次超级写手课,直接缩短了作者和出版方之间的距离,不管是个人自媒体、企业自媒体平台还是出版社的现身说法,都让我们对这一行的内幕规则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了解了市场,才能尽快把文字转化成作品,创造出价值。
前几天为《时间的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写一篇书评,作者弘丹就是被简书挖掘出来的新星。她是2015年开始,偶然看到一篇《当美女想写情色小说》的文章,受到触动后,开始起笔写作的。起初她只是写日记,每日四百字,每天半小时。写到100小时的时候,她开始在简书上写,逐渐提高难度和字数。后来,开公众号,组建训练营和小伙伴一起写。写到400小时,她的努力开始得到简书认可,成为简书签约作者。2017年底,她从简书的写作者中脱颖而出,出版了她的这本新书。这本书,从完稿到出版上市,只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而且,一上市,就在当当网上冲进了新书榜前5名。两个月后,新书就被加印了。
弘丹的出书轨迹,恰恰就印证了这次超级写手课所讲一些要点。
比如,选题。这本书内容上是讲如何在知识焦虑的时代,改变思维、提升时间格局和行动力,最终走向成功的。选题可以归为“时间管理”,但又比单纯的“时间管理”方法提升了些高度,加入了成长性思维和POA行动力,有新颖性,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话题。而且,作者本人25岁提笔从零开始写,到28岁出书,这个经历本身就很励志。整本书,有理论支持,有方法参考,还有鸡汤励志,所以,很适合目前的市场流行方向。
再比如,如何投稿。出版社编辑已经基本不会去通过投稿邮箱、电话这种传统模式和作者对接。编辑们更喜欢那些写出过爆款文、在大平台上有影响、有口碑的作者。弘丹写文,开始也是默默写,后来做自媒体公众号、给大平台投稿,签约简书,组建训练营,结交圈子里的大V们,让编辑主动找上门。这个过程,几乎和老师课上讲得一模一样。
我们能够通过这样的课程,了解到编辑们如何去筛选作品、如何去找到好作者、如何去签约一本书,甚至还发现实体书、电子书、影视权、音频权等IP方面可能带来的产业化效应,对一个写手来说,怎么能说没用呢?
在写作道路上,埋头苦干、默默前行,精神固然可嘉。但是,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十年磨一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自媒体时代,写手们还要学会面向市场,搞清规则,快速实现自我更新迭代,最终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可替代的品牌。这样,才能让自己从圈外走入圈内,让写作转化出价值。
2018.1.12 杜豆豆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