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气候有些异常,四季仿佛不再如往日般循规蹈矩,倒颇有点儿类似那失了节奏的钟表,忽快忽慢、忽冷忽热,叫人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不,感觉里夏日的小门应该悄悄才拉开了一条小缝儿呢,可不容得人向里张望,那股热浪就忽地席卷而来了。连白的闷热,连日的干涸好似舞台剧一般不声不响地在南京上演着,室外的空气也变得郁加混浊,漫天的飞絮随风舞动,一不小心就扑了人一脸一身。
关于这个空中白色飞絮的话题,前几日就已经在上班途中的车上、下班时刻的路上曾经是热烈地讨论过。我说那肯定是蒲公英,老大非说是柳絮,小朋友夹在我们两个大人中间竖着小耳朵作忠实的听众,时不时插上两三句稚气的话语。在我看来,“犹有花枝俏”之时,柳絮儿不是早就到江南来报过道的了吗?缘何再次出现,难道是反季节吗?想不通。怎么也想不通。我的印象中,柳絮现身,应是春日之闹事,和这夏意盎然的时节似乎无关的。看那絮状物体,一簇簇、一团团,煞是轻盈、可爱,扑喇喇的,热闹闹的,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随风而舞,随风而动,很象无数白色小精灵在日光下翩翩舞动。按捺不住连日的好奇心,随手“捉”住一片仔细看来,那飞絮的底部倒真的有一粒精致的小种子呢,看来是了植物没错,蒲公英的小伞没有这么大,但确定是柳絮吗?脑子里还是有些糊涂的。
直到前些时日,在快报上看到了关于这飞絮的报道后,萦绕心头多日的谜团才算是解开。原来这白色的小精灵,并非柳絮,却是杨花呢。想起来了,咱小区里不是种了很多的杨树吗,小区附近的道路两旁也有很多高大的白杨,一株株似钢铁般的哨兵,静静地屹立在路两旁。前一阵白杨刚长出一些嫩绿的叶子之时,我也曾经注意到过它长长的树梢,顶着些许儿嫩黄色串串似花蕾的东西。看来是了,就是这些小花蕾开出的白色小花了吧,没想到白杨也会开花(其实想想,是植物肯定都会开花的,不然怎的繁殖后代呢),记忆之中的白杨树,不是高高挺拨的身躯,就是张张婆娑的绿叶,或是那带点伤疤的特别的树干,没想到居然还会开出这团团柔软的花儿。片片杨花在空中飘动,飞舞,旋转,翻腾,做着难度系数颇大的动作;抑或是附着在大地母亲的怀里,慢慢地连成了一片儿,远观倒好似棉絮伏在地上了。
时光易逝,不知不觉就走入了石城炎热的夏季,和着盛夏的节奏,那热闹闹的满天飞絮,慢慢地又再难觅踪迹了。再见杨花,想来又该是明年春末夏初之事了吧。
(后记:前两段本是五月之初就写好了的,现在已快进入盛夏了。由于一直忙着,没能将纸上的小小感概誉写到电脑上。终于抽了昨天晚上和今天中午的空儿,把这段心中早就想好的文字,一并续上了。也算是对杨花的一个交待,对心中疑团的一个解释吧,呵)
2011.5.24(li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