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培环路定理(by小毅)

19. 螺线管、螺线环、导线圆柱、导电板的磁场:安培环路定理

知识点
  • 类比法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静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
  • 螺线管
  • 螺线环
  • 导线圆柱
  • 导电板
    \color{red}{\oint\vec{B}\cdot d\vec{l}=\mu_{0}\sum I_{i}核心公式}
表达题
  • 1.无限大的平板电流,可将其看作很多长直导线组成。借助叠加原理(取一对电流元为例),可分析出,图中M点和N点的磁强方向为:

    解答:
    IMG_20190503_104823.jpg
  • 2.无限大的平板电流,电流的线密度为\lambda(水平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电流)。欲借助安培环路定理\oint\vec{B}\cdot d\vec{l}=\mu_{0}\sum I_{i}M点的场强B。做如图示的矩形回路,则核心方程是

解答:
IMG_20190503_104811.jpg
  • 3.长直导线(或圆柱型)电流,关于其磁场特征,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磁感应线构成同心圆圈,方向跟电流方向满足左手关系。
    • 图示准确描述了磁感应线的特征。
    • 距离轴线相等的场点上,B的大小相等,且方向为切向。
    • 磁感应线构成同心圆圈,方向跟电流方向满足右手关系。

解答:

  • 4.长直导线电流,电流为I(垂直与纸面朝里)。欲借助安培环路定理\oint\vec{B}\cdot d\vec{l}=\mu_{0}\sum I_{i}M点的场强B。做如图示的圆形回路,则核心方程是

解答:

IMG_20190503_104759.jpg
  • 5.长直圆柱导线电流,半径为R,电流为I(垂直与纸面朝里)。欲借助安培环路定理\oint\vec{B}\cdot d\vec{l}=\mu_{0}\sum I_{i}M点的场强B。做如图示的红色圆形回路,则核心方程是

解答:
IMG_20190503_175325.jpg
  • 6.长直圆柱导线电流,半径为R,电流为I(垂直与纸面朝里)。欲借助安培环路定理\oint\vec{B}\cdot d\vec{l}=\mu_{0}\sum I_{i}M点的场强B。做如图示的红色圆形回路,则核心方程是

解答:
IMG_20190503_175358.jpg
  • 7.长直密绕螺线管,关于其磁场特征,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内部磁场特征:匀强磁场,左手四指握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方向即为磁场方向。
    • 外部磁场特征:由于磁感应线分布在整个外部空间,磁感应线的密度极其低,磁场大小约等于0。
    • 图示准确描述了磁感应线的特征。
    • 内部磁场特征:匀强磁场,右手四指握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方向即为磁场方向。

解答:

  • 8.长直密绕螺线管,电流为I,匝数密度为n(水平方向上,单位长度的匝数)。欲借助安培环路定理\oint\vec{B}\cdot d\vec{l}=\mu_{0}\sum I_{i}M点的场强B。做如图示的矩形回路,则核心方程是

解答:


IMG_20190503_104745.jpg
  • 9.长直密绕螺线环,电流为I,半径为R(环的粗细可忽略),总匝数为N。欲借助安培环路定理\oint\vec{B}\cdot d\vec{l}=\mu_{0}\sum I_{i}M点的场强B。做如图示的圆形回路,则核心方程是

解答:
IMG_20190503_104733.jpg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9. 螺线管、螺线环、导线圆柱、导电板的磁场 知识点 类比法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静磁场的安培环路定理 螺线管 ...
    我爱wuli阅读 844评论 0 1
  • 19. 螺线管、螺线环、导线圆柱、导电板的磁场:安培环路定理 知识点 类比法理解静电场的高斯定理和静磁场的安培环路...
    只是不想输阅读 323评论 1 0
  • 选择题部分 1.(),只有在发生短路事故时或者在负荷电流较大时,变流器中才会有足够的二次电流作为继电保护跳闸之用。...
    skystarwuwei阅读 13,531评论 0 7
  • 首先要先提一下《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所提到的三个基本原则:1.好照片要有主题2.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能吸引注...
    疯人哇咔咔阅读 971评论 2 4
  • 最近看到一则早教的广告:谁带孩子都不重要,关键要方法得当。老实说,作为母亲,看到这则文案很不舒服。我不反对早教,也...
    桃子包阅读 40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