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与我预期的生活不一样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带孩子去看牙,去轻轨路上孩子开心跑,一摔,膝盖摔一大口,担心要缝针。于是决定先去儿童医院再去口腔医院。因为打破伤风针的一阵折磨,自己崩溃了,两次买药,依然没能让孩子打针。我大哭,觉得自己做了自己该做的一切事,得不到孩子应有的回应,至少关心他自己,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打针,几秒的事,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吗。一阵,我都不想看到他了,心伤了。都不知道当下的意义是什么了。我真的跑了,孩子一直跟着我。失去理智的自己不是和逃避打针的他一样吗。
破伤风针没打成,儿童医院的口腔科挂满号了。自己在紧赶着去口腔科医院,4点过,到那里,号也没了。到5楼,一个个求着问医生,最后一位护士终于同意我加号。孩子的牙照完片,门牙牙髓坏死,大牙已近烂到牙髓。需要几周连续治疗。以后要面临的疼痛我现在不去想了。
生活真的给了我一记大耳光,因为自己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在孩子必须要遵循的准则上却运用了一切要自愿的原则,让孩子做了决定,而且是在他充满未知恐惧下做出了决定。不去看牙医,不去上幼儿园,不减头发,不打疫苗……。现在才知道,所有对他有益的事,由于自己无法找到帮他克服恐惧的方法而不去完成,因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现在就在一步步的还债,金钱时间,自己的精力消磨,孩子的健康损失……。这一切我要怎么挽回。
我今天猛然发现,我的生活不是能以随随便便的态度度过的。比如我是带孩子去看牙医,那么在这一件事完成之前就不能让任何意外阻止我这件事发生,比如在选择路线上不应选择那段长下坡,因为孩子剧烈跑步的可能性极大,而且摔倒概率极高。什么时间出门能保证轻轨上有座位,怎样度过轻轨上近一小时的时间,去医院,孩子会面临的恐惧哭闹以及自己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去应对这些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要认真做准备的。而且,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知识储备严重缺乏,导致自己不足以以合适的方法来处理与自己预期不符合的突发状况。比如孩子对打针的恐惧。
今天的一切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我不再会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或是孩子胆小不听话。我要去找原因,计划自己每一天期望的样子,预测下一步会发生的状况,学习记录。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活。不能再随便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