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用时间酿酒
插画:kianey羊
-1-
前两天好友小A在群里分享了一个非常传奇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她在补习班认识的闺蜜,93年,初中毕业后家里就不让上学了,因为涉世未深又遇人不淑,怀孕后男朋友就进了监狱。
生完孩子却被男方父母赶出家门,只能一个人继续游荡。
出过车祸,进过传销,就这样每个月还得给家里人打钱。
跟父母大吵一架断绝亲子关系后,开始疯狂补课,先是自学会计,后来觉得不合适又去学计算机。
最开始学习时,她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于是就一遍一遍手抄代码,一个项目至少抄三遍,就这样愣是学到了全班前三名。
再后来学习产品经理,奈何基础太差,老师担心她砸了补习班招牌,前前后后三次让她退学。
但她就是不愿意,跟老师保证自己最后找不到工作也不怪补习班,能学多少就是多少。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历先是自考了专科,后来专升本,争取到了一个做产品经理的机会。
如今,在互联网公司摸爬滚打已四年,工资翻了几番,远远超过同龄人,但许是曾经的遭遇让她不敢停下来,跟闺蜜吐槽,担心自己学历太低,影响以后的职业发展,准备再考个研。
不知道大家听完这个故事的感受是什么?
反正我当时听完的第一反应,除了震惊,就是觉得只要一个人还愿意救自己,不放弃自己,即便日子再难,这个人也不会垮。
坦白讲,如果是我,遇到这么多的坎坷早就没了生活的热情,大概率会认命,得过且过。
-2-
小时候流行写座右铭,也不知道在哪里听到一句:如果有如果,每个人都是伟人。
当时觉得这话超酷,简直就是真理,所以故作高深地写在了每一个日记本的扉页。
但长大后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因为所谓的伟人,根本不是由如果打造的,回到过去顶多只是帮我们减少犯错的机会,但不从根本上调整自己的思维习惯,不改变自己的“元认知”就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正如俗话所说:
人啊,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当我们只寄希望于开挂式的重启时,那些曾经犯过的错误早晚会再犯,走过的弯路一个也绕不过去。
可能你会说,即便不成为伟人,如果有如果,至少可以成为富人吧,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人人都有如果,当初发财的机会还会是机会吗?
所以说到底,人生终究是不可逆的,是由各种遗憾构成的,如果不能坦然接受这点,就会活得无比拧巴,其结果不仅是丢了过去,更丢了未来。
我之所以如此佩服小A闺蜜,就是佩服她能够带着问题,带着遗憾、带着挫折仍大步前进的勇气。
-3-
其实类似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任何一种想法的产生,一种行为的付出都不会是无缘无故的,背后一定是在为某个需求所服务的。
想要重启人生也一样,一定是为了满足什么需求,不找到它们,改变就注定是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抛开自然规律导致的生离死别所带来的遗憾,又或是疾病带来的痛苦,更多人想要重启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四点。
第一:现在的生活过得不太好。
这里所说的不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字面上的意思,确确实实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儿,正处在人生的低谷。
而另外一种便是由对比带来的落差让你觉得不够好,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别人家的老公更体贴,总之,别人的生活哪哪都如意。
针对第一种不好,没有什么高效的解决方法,人这一生,注定会遇到一些看似迈不过去的坎,回首过往,也一定有过当时觉得“这次恐怕真的挺不过去”的经历,但现在再看,也只是一个故事了吧。
人在低谷时,能做的只有沉下心来,能帮我们走出困境的方法,只有咬牙坚持,即便是痛哭流涕也要把遇到的难题一个一个往前推进,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针对第二种不好,我并不想劝你拒绝任何对比,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拒绝竞争某种程度也是对生活的逃避,只是想提醒大家,在对比的过程中,也要看到自身所拥有的美好。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特别喜欢看《武林外传》,其中有一集是这样的。
中秋月圆夜,桌子上摆满了瓜果点心,原本是一个开心快乐的日子,客栈众人却一个个伤感起来。
先是小郭,说自己太不让爹娘省心,把他们的脸给丢尽,幻想如果当初没来同福客栈,而是继续闯荡江湖,没准自己就成一代女侠了。
紧接着,大嘴也说:如果当初没辞职继续当捕头,自己可能就成四大神捕了;
老白听完感慨道:如果当初自己学的不是武功而是医术,说不定现在已经是一代神医了;
掌柜的则幻想当初是自己的夫君没死,一家子和和美美,说不定连娃都有了;
还有一提糖葫芦都两眼闪光的莫小贝,也幻想如果哥哥没死,自己现在连糖葫芦摊都有了,想吃几串吃几串。
但看过这一集的“腐竹”(《武林外传》粉丝)们都知道,当所有人的梦想成真时,结局反而更糟了。
成为了一代女侠的郭芙蓉,一生打打杀杀,吃不上一顿饱饭,因为不敌恶霸被逮捕,开始后悔做女侠;
走上了求医之路的白展堂,因为技术不精,只能靠招摇撞骗度日,又因为不会武功,眼睁睁看着深爱的佟掌柜被莫小宝带走,开始后悔自己没学武功。
成为捕头的大嘴也因为被人举报丢了官职,而有了丈夫的佟掌柜,却因为丈夫日日流连于青楼,整天见不着面,遇到白展堂却不能在一起;
还有那个真的拥有了糖葫芦摊的莫小贝,却因为吃了太多糖葫芦,反而看到糖葫芦,哦,不,是听到糖葫芦这三个字时,胃里就开始反酸水,呕吐起来。
最后镜头一转,回到现实,大家面面相觑都笑了起来,也意识到了“幻境再美终是梦,珍惜眼前始为真”的道理。
正如掌柜的所说:
如果一不开心就寄希望于如果当初,那你永远都不会开心。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有别人的精彩,你也一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人生最可悲的不是梦想未能实现,而是拥有却不自知。
第二:关注点失焦,过度放大过去对未来的影响。
既然说重启,就必须聊聊原生家庭这个话题。
毕竟很多人心中的重启可不是简简单单地重新选一个工作,换一个学校那么简单,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们甚至会想如果自己投胎到其它家庭又会是怎样的人生。
这两年,弗洛伊德的原生家庭论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但与此同时,在心理学派,他的老对手阿德勒却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念:不是过去决定了现在,而是现在决定了过去。
很多人不愿意走出原生家庭的伤害,某种程度上不是因为曾经的伤害太深,而是自己不愿走出去,想躲在这个理所当然的借口下,拒绝眼前的一切挑战。
或许你会说,难道我曾经受过的伤害都是假的吗?
当然不是!只是伤害已经造成,就好像一块伤疤,想要让它快速愈合的正确做法就是杀菌消毒包扎后,等待时间的治愈,而不是隔一段时间就把伤口揭开,告诉别人,告诉自己,我受过伤。
甚至,你可以不原谅父母,但不能不放过自己。
小时候因为不够独立,我们受家庭影响的占比都是极高的,但人的一生,除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还有很多很多因素,比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等。
正如作家田志刚说:
原生家庭对你影响程度的高低,和一个人的独立能力有关。如果自己独立的力量越大,家庭的影响就越小;如果自己独立的力量越小,家庭的影响就越大。
第三:完美主义的束缚。
以前,完美主义在我看来是一个褒义词,是工作认真,追求极致的代名词。
但现在,如果有人跟我说他是完美主义,我就会好奇,他是如何面对生活中注定会遇到的挫折和瑕疵?
毕业时在老家省会买了套房,原本是件很开心的事儿,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己都无比后悔。
后悔买之前没能多了解了解,后悔没能把金钱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总觉得如果当初买在另外一个城市就好了,买另一个户型就好了,买另一个小区就好了。
于是就在这样的后悔里浑浑噩噩了很长一段日子。
而让我走出这段阴霾的契机则是一次简单的概率统计。
对一套房子而言,影响因素往大了说,城市的发展前景,所买板块在不在核心规划里,周边交通的便捷性都至关重要,往小了说,物业是否知名,户型是否满足需求,小区绿化率都直接影响着你的生活质量。
当我们粗略地把这些影响因素的概率都设定为10%,能同时满足这6点的房子就只剩下0.000001,也就是十万分之一。
而且在现实里,影响房子的因素可是远远大于6点的,即便最终能找到同时囊括所有优点的房子,还注定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贵。
其实人生就像买房,我们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事事称心,终究要接受或大或小的遗憾,唯一能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盯紧它们就够了。
第四:活在目标里,渴望速成。
最后一点,算是由重启的好处延伸出来的原因。
想要重启其实就是想站在上帝视角审视过去,渴望寻找到一条捷径。
由于写时间管理的原因,认识了很多喜欢列计划,效率很高的达人,有一部分人,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变得愈发自信,也更加自律。
但还有一部分人,从他们的咨询中便能明显感觉到坚持的过程异常痛苦,总觉得自己离目标还差很远。
以前,我会告诉他们调整自己的反馈机制,要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设置一个又一个正向反馈的节点,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
但最近我发现,他们最大的问题并不在此,而是犯了一个大忌:活在目标里。
在他们眼里,人生只有达成目标的那一刻才是生活,但其实,通往目标的过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啊。
有目标是好事,但千万不要把梦想同当下对立起来,认为只有梦想中的生活才是生活。
至于速成,作家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里有句话写得特别好:
世界上不存在大智慧,就像世界上不存在才华这个词,存在的是琐碎,重复的事情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捷径,渴望速成,二十岁时就想拥有四十岁的物质条件无异于自寻苦恼。
优秀的人有很多,但你也有自己的光芒。
朋友,别再想什么重启了,现在的你,就可以成为10年后穿越回来的你,
不需要走什么捷径,只要脚踏实地,相信日拱一卒的力量,就能成为优秀本身。
以上,共勉。
作者简介:
用时间酿酒,没有太多成功经验,倒有不少失败教训,愿你我都少走点弯路。新书《反本能2:如何对抗人性弱点》已上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