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
是夜,躺在床上听雨声滴答,不由自主地想:家里有没有晾晒的东西,会被雨淋坏,需要收的。想了一遍,真没有!住了楼房,阳台成了晾晒的场所,就少了这种麻烦。不过也少了许多的乐趣。
记得小时候只要听到雨声,或听人说:“下雨了”,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到院子里,收晾晒的衣物,庭院里放置的怕淋的家什,都要往屋里收,如:板凳、箩筐、锄头等。尤其是晾晒的麦子,夏季雨急,速度更要快。
住进城市,远离乡村。儿时的许多欢乐,趣事。现在的孩子再也体会不到了。
城里人养宠物,纯属娱乐,儿时的乡村每家都会养一大堆的东西,鸡、鸭、鹅、猪、狗、猫,各家略有不同,重在实用。那时物资匮乏,吃个鸡蛋的机会都很少,只有家里来了亲戚,才会隆重地炒上几个,可想我们能吃上多少,不过好歹没饿过肚子,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家里姊妹多,家务是要分摊的。
小时,常负责逮鸡,从毛茸茸的一把抓,到追的满地跑的半装大,体会到了逮鸡的不易。你得弯着腰,撒开手,追着鸡跑,时刻做好出击的准备。费老鼻子劲了。
现在的孩子会问,为什么老逮鸡呢?
从刚买回来的小鸡雏,到它们能自己上鸡窝,认识回家的路。中间要经历早上放,傍晚逮,让它们养成习惯的过程,现在想来十分的不易。
有次,实在是追不上鸡,恼的我随手抓了把大扫帚,气急败坏地去拍鸡。
“我叫你跑!”
等我全身戒备掀起扫帚,却看见它软绵绵地躺在那里。
“坏了,拍死了!”
心中一阵恐惧,一屁股坐在地上,心想少不了要挨一顿打。
后来挨没挨打道是忘了,只记得当时为救鸡付出的努力。怀揣忐忑,想到好像听谁说过,捏住鸡的嘴让它闷气,能把快死的鸡救活,我就捏着鸡的嘴让它站立,觉得差不多了,一放手,鸡又瘫软在地上,又捏,又放,如此反复,不见鸡活,那个绝望呀!折磨着当时幼小的心灵。所以,时经多年不曾忘记。
鸡呢!也在追,跑的过程中锻炼着身体,这就是散养的鸡,好吃的原因。
有只鸡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它不喜鸡窝,偏爱树杈,常在傍晚时分飞上低矮的小树。树虽矮小,人也不大呀!抓不住,我就摇树。它卧不稳,疾飞下来和我东躲西藏,来回奔走,等你累的不行时,它又飞上了树,如此几回,随它去吧!
老公家的猪,也是身体健壮,反应迅速的一类。我们那里的猪圈是在地上,用土坯垒砌的,比较牢固。没有发生过猪叛逃的事件。而他们那里是在地上挖的方坑,又加之在黄河边土质松软,就为向往自由的猪提供了有利条件。
常有邻居跑来说:“你家的猪又跑了,在哪哪哪儿。”
乡村邻里间的熟悉度不知要比城市高多少,谁家的鸡、猪、狗长什么样,都了然于胸。
于是全家总动员,人少了绝对不行,要进行围、追、堵、截呢!半天才会把气哼哼,老大不情愿的猪给赶回来。于是亡羊补牢加固猪圈。等过些时日,猪又长大了一些,能力增强,又会扒出缺口逃出猪圈。反反复复,极为恼火。
听老公说起他们单位,一位老体育教师家里的猪也是十分的骁勇,家人常捎信来,他只能放下教学回家逮猪。
他十分苦恼地说:“别人家里的猪,七八个月就出栏了(卖了),我家的猪都生把了(一岁多),还不够斤称。(以前的猪只有200斤往上,收猪的才会要),我给收猪的说痛好话了,人家才收。”
别人打趣说:你是不是在家,教你家的猪练跳高了,它才会跳的高,跑的快,精廋精廋的。”
唉! 以前。鸡跑,猪逃,人追,一切都是健康、鲜活有生气的。而现在,鸡圈起来了,猪圈起来了,人也圈起来了。时代发展进步了。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