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趣事(一)

                                                     南风

是夜,躺在床上听雨声滴答,不由自主地想:家里有没有晾晒的东西,会被雨淋坏,需要收的。想了一遍,真没有!住了楼房,阳台成了晾晒的场所,就少了这种麻烦。不过也少了许多的乐趣。

      记得小时候只要听到雨声,或听人说:“下雨了”,所有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到院子里,收晾晒的衣物,庭院里放置的怕淋的家什,都要往屋里收,如:板凳、箩筐、锄头等。尤其是晾晒的麦子,夏季雨急,速度更要快。

   住进城市,远离乡村。儿时的许多欢乐,趣事。现在的孩子再也体会不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城里人养宠物,纯属娱乐,儿时的乡村每家都会养一大堆的东西,鸡、鸭、鹅、猪、狗、猫,各家略有不同,重在实用。那时物资匮乏,吃个鸡蛋的机会都很少,只有家里来了亲戚,才会隆重地炒上几个,可想我们能吃上多少,不过好歹没饿过肚子,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家里姊妹多,家务是要分摊的。

   小时,常负责逮鸡,从毛茸茸的一把抓,到追的满地跑的半装大,体会到了逮鸡的不易。你得弯着腰,撒开手,追着鸡跑,时刻做好出击的准备。费老鼻子劲了。

   现在的孩子会问,为什么老逮鸡呢?

   从刚买回来的小鸡雏,到它们能自己上鸡窝,认识回家的路。中间要经历早上放,傍晚逮,让它们养成习惯的过程,现在想来十分的不易。

   有次,实在是追不上鸡,恼的我随手抓了把大扫帚,气急败坏地去拍鸡。

  “我叫你跑!”

   等我全身戒备掀起扫帚,却看见它软绵绵地躺在那里。

   “坏了,拍死了!”

   心中一阵恐惧,一屁股坐在地上,心想少不了要挨一顿打。

   后来挨没挨打道是忘了,只记得当时为救鸡付出的努力。怀揣忐忑,想到好像听谁说过,捏住鸡的嘴让它闷气,能把快死的鸡救活,我就捏着鸡的嘴让它站立,觉得差不多了,一放手,鸡又瘫软在地上,又捏,又放,如此反复,不见鸡活,那个绝望呀!折磨着当时幼小的心灵。所以,时经多年不曾忘记。

   鸡呢!也在追,跑的过程中锻炼着身体,这就是散养的鸡,好吃的原因。

   有只鸡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它不喜鸡窝,偏爱树杈,常在傍晚时分飞上低矮的小树。树虽矮小,人也不大呀!抓不住,我就摇树。它卧不稳,疾飞下来和我东躲西藏,来回奔走,等你累的不行时,它又飞上了树,如此几回,随它去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公家的猪,也是身体健壮,反应迅速的一类。我们那里的猪圈是在地上,用土坯垒砌的,比较牢固。没有发生过猪叛逃的事件。而他们那里是在地上挖的方坑,又加之在黄河边土质松软,就为向往自由的猪提供了有利条件。

   常有邻居跑来说:“你家的猪又跑了,在哪哪哪儿。”

   乡村邻里间的熟悉度不知要比城市高多少,谁家的鸡、猪、狗长什么样,都了然于胸。

   于是全家总动员,人少了绝对不行,要进行围、追、堵、截呢!半天才会把气哼哼,老大不情愿的猪给赶回来。于是亡羊补牢加固猪圈。等过些时日,猪又长大了一些,能力增强,又会扒出缺口逃出猪圈。反反复复,极为恼火。

   听老公说起他们单位,一位老体育教师家里的猪也是十分的骁勇,家人常捎信来,他只能放下教学回家逮猪。

  他十分苦恼地说:“别人家里的猪,七八个月就出栏了(卖了),我家的猪都生把了(一岁多),还不够斤称。(以前的猪只有200斤往上,收猪的才会要),我给收猪的说痛好话了,人家才收。”

  别人打趣说:你是不是在家,教你家的猪练跳高了,它才会跳的高,跑的快,精廋精廋的。”

  唉! 以前。鸡跑,猪逃,人追,一切都是健康、鲜活有生气的。而现在,鸡圈起来了,猪圈起来了,人也圈起来了。时代发展进步了。真的好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早已久违了这种喝喝茶、看看书的简单逸致的小日子,音乐慢一点,再慢一点,茶也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澜漪阅读 968评论 0 3
  • 唐令羽凭借自己敏锐的商业嗅觉以及出色的谈判技巧掌控了阴山集市上毛皮和马匹的很大一部分货源,同时她又能从太原等地采买...
    冰镇乌梅汤阅读 1,885评论 0 0
  • 文 / 施页 掐在最后一秒钟冲进检票口,站在月台上的时候,我还喘着粗气。 已是炎热的7月,烦躁的天气让人多说一句话...
    施页阅读 10,421评论 67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