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四组的组长蓝西西提议我们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字,对自己来一个自我剖析。
过往我们对自己的剖析是不是百分百用自己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还是我们只是从别人的口中获得对自己的评判呢?
今天早上我听了好报红点画画群里二美和林正碌老师的对话录音,于是分享到我所在的亲子群里,和里面的妈妈们讨论起孩子画画的事情。有妈妈说,看到别的家长在孩子画画的全程指手划脚,结果画出来的画是很不错,但是就像林正碌老师说的,这个孩子是在“他证系统”里获得对自己的感知的,他的独立人格,他的感受力和创造力已经在画画的过程中被抹杀了、剥夺了。只有在“自证系统”下完成自我探索的孩子,才能把画画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工具,在每次的创作过程中实现对世界和宇宙的归纳,完成自我与外界的能量交换。
在父母的评判中长大的孩子,也喜欢随意评判身边的人。所以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朋友,甚至我们自己也因为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而最终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们耳际边总会回响起别人说过的对自己的评价,我们以为自己就是他们说的那样,而且要成为别人期待的那个样子。
今天,如果我要介绍我自己,我不想再用过往的掺杂了很多别人的期待的目光来评判自己了。尝试改变看待自己的目光,就好像改变了个人历史一样,似乎就有了一个不一样的起点,或许会为人生带来不同的景观呢!
好吧,今天就写500字够了,这两天对的电脑时间太长,脖子都有点硬了。明天才来真正的自我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