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儿子参加完高中同学聚会,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说,如果有个高中老师教过甲、乙两同学三年,却始终分不清两个学生谁是甲,谁是乙。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可能有几种?
我想了想说道:
一 可能两个学生长相相似度高;
二 或者老师年纪大了,记性不好;
三 可能两个学生长得太快,变化大;
四 要么两个学生的名字很难区分;
五 或许老师从未在意过这两个学生,这两 个学生太普通了……
儿子没等我说完,打断了我的设想,他解释道:
一 这两个学生虽然同性且个高,可是长得 差别很大,一眼便能分清。再说,别的 老师从未混淆。
二 那个老师是个年轻老师,记性很好,耳 聪目明。
三 这两个学生已经上了高中,长相已经定 型了。
四 这两个学生的名字差别很大,一个和老 师同姓,是中国几个大姓中的其中一 个。另一个的姓是当地为数不多的。
五 这两个学生很优秀!尤其对这个老师所 教的课,两个学生都很有兴趣学。
说完这些,儿子叹了口气,说道:“有一点可以恳定,这两个学生在这个老师心中是个可有可无的学生。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就是个弱视群体,老师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这两个学生心中的伤,会伴随他们一生。”
儿子的话,让我沉默了。
很庆幸,儿子不是这两个学生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