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转化是图像记忆应用的基础,记忆的本质就是画面感的呈现,无论我们记忆怎样的资料,最终都要将资料的内容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图像。
具象词语转化则是训练我们图像转化能力的第一步。究竟什么才是具象词语呢?其实很简单,具象词语指的就是那些具体的名词,而名词本身就具备强烈的画面感的,当我们看到“苹果”两个字,你会在大脑当中呈现什么画面呢?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你会在大脑中看到“苹果”这两个字,还是会想到一个红色的苹果?又或者是一部苹果手机呢?可能有90%的人第一反应,就会在大脑当中想象一个苹果的样子。通过这个小小的体验,相信大家就能够了解图像的重要性。图像是我们的第一语言,画面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最重要的途径,如果我们能够将每一个需要记忆的内容转化成这些生动的画面,自然而然就可以提升我们的记忆力了。
虽然具象词语本身具备画面感,但是在进行图像转化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一些小技巧,才能让画面感更加充实,给我们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技巧一:抓特征
世间万物各有不同,如何才能准确呈现图像,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比如,“飞机”的在机翼,“老鼠”的特征在牙齿,“柠檬”的特征在于酸酸的味道。如果给到大家两个看似比较相近的词语,你能否清晰的分辨出它们之间的差别呢?请你闭上眼睛认真体会一下“大象”和“小象”的区别在哪里呢?“水杯”和“茶杯”又该是两个怎样的画面呢?
大象和小象除了体格的差别之外,他们还会有哪些特征呢?大象的鼻子可能要更长一些,小象的要短一些,大象会有象牙,小象没有象牙,这些都可以作为这两个不同图像的特征来使用。而水杯和茶杯虽然都是杯子,但我们可以通过材质和颜色来进行区分。看到水杯两个字,我会想到一个透明的玻璃杯,而看到茶杯时我则会想到喝功夫茶用的小瓷杯。
技巧二:调动六感—眼耳鼻舌身意(心)
训练初期可能很多人在大脑中没有办法清晰的展现图像,甚至有一部分人在想象的过程中,大脑一片漆黑。这是因为没有通过训练时有一部分人本身对画面、对色彩并不是特别的敏感,因此我们建议大家在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调动六感,通过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舌头尝,身体触摸加内心感受全方位体会每一个图像。
比如当我们看到“柠檬”两个字要怎样转化呢?请大家看完我的引导后闭上眼晴自己完成调动六感呈现图像的小体验。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在自己的面前,放着一颗刚刚清洗过的椭圆形的柠檬,鲜黄的柠檬皮上沾满晶莹的水珠,你拿起一把小小的水果刀,将这颗柠檬从中间一切两半,然后拿起其中一半,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立刻飘来一股清新的柠檬的香气。紧接着你张大嘴巴,把这半颗柠檬塞到嘴里狠狠地嘬了一下,柠檬汁充满了你的口腔,这时候你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会不会感觉牙齿都要被酸倒了呢?
调动过后感知后的图像会不会更加生动了呢?这就是图像转化的第二个小技巧。
技巧三:夸张与量化
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词语转化图像比较困难,比如“蚂蚁”,因为它实在太小,我们没有办法很清晰的观察它的特征,因此不容易进行转化,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用到夸张和量化的技巧。
一只小小的蚂蚁即便转化成图像之后,也很容易被我们遗忘,但如果我们把它想成一只像大象那么大的蚂蚁,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或者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大群蚂蚁,回忆一下,当我们在生活中发现一群小蚂蚁时候的情景,会不会起鸡皮疙瘩呢?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大群黑压压的蚂蚁出现在自己面前,内心的感受会不会更加强烈呢?这就是夸张与量化的作用了。
训练环节:
请通过自己的日常观察,结合给大家分享的三个技巧,加上想象的翅膀,闭目完成下面的训练吧。
书包 红旗 鸡蛋 运动鞋 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