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明天清明节放假,今天中午就睡不着了。老婆她们单位的清明假调至昨天周一了,所以明天我一个人在家,不,还有两个跟我一样放假的学生。
今天中午边吃饭边看了央视的《读书》清明特别节目,节目讲述了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与清明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和诗歌。清明节又称为寒食节,是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介子推是一位忠臣,曾经辅佐晋文公为王,后来被晋文公放火意外烧死,介子推临死前在一片衣布上给晋文公写了一首诗,将衣布藏于一颗柳树的树洞内,提醒晋文公要做一位清明的贤君。同时,节目讲到了苏轼,他一生命运坎坷,多次被贬,曾经被贬到黄州,在寒食节的那一天,苏东坡触景生情,挥毫泼墨,写下了著名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帖》,节目同时朗诵了苏轼的代表作《定风坡》。
介子推为晋文公写的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网上找到)
《黄州寒食帖》内容版本一: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百度百科)
《定风波》内容: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