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这个词,大家想必都十分熟悉,比如什么客观真理啊,客观存在啊等等。就连高考的测试题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这里的客观题指的是像选择题,对勾题啊等等这些不需要有自己想法,只负责勾选或者选择一个正确答案的类型。我们大家都知道客观就是不掺杂任何自己的意见,而是说脱离任何个体存在的实在物。但是很遗憾,在现实世界中,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
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个毋庸置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正如世界上不能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可能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而没有完全相同个体这个事实,构成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客观的基础,如果说世界上存在完全相同的两个事物,那我就可以推论出会有多个完全相同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事物的观点肯定都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会存在客观,但事实上,现实并不是这样的;
所谓客观其实是多个个体多重印证的产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真实都是通过多个个体印证而产生的,举个例子,当初哥白尼的日心说广被接受之前,大家都以为客观存在的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但是实际上,这并不是真实的客观,而是说多个个体多重印证而产生的一种普世的所谓客观。每个个体持有的观点可能不同,而不同的时代的每个个体持有的观点更是不同,这就会产生所谓的认知升级,科学的发展正是推翻旧的客观,而且确立新的客观过程,而我们谁又能保证,整个宇宙使用我们现在以为的这个样子呢;
即便是真正的客观,经过多个个体的多重认知就变成了不同程度的主观。这个有可能难以理解,小苏用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小故事来阐明一下。第一个是青蛙的坐井观天,在青蛙的世界观里,整个宇宙就是一个圆形的,能透光透亮的天空,因为它只局限在自己的认知里,所以在他的认知里的客观是不能迭代的,直到有一天,他跳出了这个井的时候,他发现之前太长时间的,他的认知是不对的,那么他出来以后肯定会抛弃之前的观点,而信奉新确立的客观。第二个故事是盲人摸象,几个盲人看不到东西,触觉就是他们的感知,每个人的感知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世界的客观也不相同,多个个体多重认知发生了冲突。盲人摸象是基于一个没有利益化的行为,如果基于利益化的行为,那么每个人眼里的客观就更不相同,除却认知,还有价值观的掺和,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有一些担心,我们每个人都像摸象的盲人一样,什么都看不到,而只用自己的一些感觉来感知这个世界,而真实的世界,却远远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所以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个世界最客观的实在就是没有客观存在,无论是一花一草,一言一行等等这一切存在,都无一不掺杂了我们的主观在里面。绝对的客观是不存在的,而这也印证了,任何东西都不能脱离个体存在。
所以客观来说,是没有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