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我坐在背离家乡疾驰的火车上,流泪写下的文章,送给天下所有可敬的父母,以及漂泊在外的游子。
我一路向南,离开有你的季节。舍不得,又无可奈何。
晚上九点多,我上了从呼和浩特回西安的火车,对铺是一对老年夫妇带着他们的孙女,老爷爷皮肤黝黑,背稍稍驼着,脸上布满了无情岁月留下的皱纹,可是他却大包小包的拿着一堆行李,忙活着,收拾着。车开后,他们和一个阿姨聊了起来。原来他们都是到西安看自己的独生儿子,儿子和媳妇工作太忙,他们便在暑假把孩子送回老家,现在要开学了,他们要把孙女送回去。
不一会儿,他们开始讨论给孩子带的家乡特产,有黄米面,莜面,羊肉卷,牛肉卷,甚至还有自家院子里种的当季蔬果。一个大哥说:“大爷,这些西安都能买到,而且年轻人没有几个会在家做饭的,你们没必要从这么大老远带过来,多沉呀!”老奶奶笑着说:“孩子,你不懂呀,家里拿的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万一哪天想吃顿莜面鱼鱼,省得干想吃不到这一口”我终于明白那些大大小小的行李包里装的是什么了,装的是家乡的食物,装的是浓浓的爱,即使你再有钱有权,除了父母,谁还会真心实意的担心你吃不饱,吃不好,用最原始的人力,背着米和面穿越千里赶来。
你算过父母为你做过多少顿饭吗?
仔细想想,我们从未出生,母亲就无私地用血液给我们提供养分;婴儿时期,母亲的乳汁哺育着儿女;父母耐心地教会我们吃饭,看着我们学会用勺子用筷子,我们不爱吃饭,他们心急如焚; 我们到了青春期,父母学着营养搭配,端来一杯杯热牛奶; 我们生病住院了, 妈妈问得最多的就是: 饿不饿,想吃点什么,妈给你做。大学离家,打电话没回都要叮嘱一句: 不要省钱,想吃什么吃什么,回了家父母变着花样给我们改善伙食,要走时行李箱里总是满满当当。直到工作,我们不再经常回家,父母来到我们的城市看我们, 年迈的他们肩提手扛,带来家长的特产......父母之恩,无以为抱。
细数惭愧,我想你几回。
世间所有的爱都是指向团圆,只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他们将我们养育成人,倾其所有,给了我们所有。我们听情歌常常泪流满面,却经常把父母之爱理所当然,认为他们的爱就应该绵延不绝。我们怕自己做得不够,爱人离去,朋友离去,从未担心父母离去。
快下车时,那个老奶奶说了一句话:现在他知道我们还有用,能干活,能养活自己,所以不嫌弃我,等到不能动那一天,就不知道了。老爷爷笑着说: 你能扔他在西安不管吗?除了你,谁管他,他打你,你也得管。
这些话,可能做子女的一辈子也听不到父母亲口说出来,因为他们在子女面前,永远无私。否则 女本为弱,为母则刚 ,父爱如山岂是空穴来风。
如果可以,真的要多回家看看,给他们做顿饭。我们怀乡,有时候想得是家乡那口饭,家里那口饭,为什么那么想,不是因为多好吃,多特别,是因为我们吃那一口长大,是因为父母用爱做成的一顿顿家乡饭,早子融入没一个游子的血液。
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里的灶台,都深藏着父母的爱与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