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小霞/文
群里有小伙伴运动之后,一遇疼痛就心慌,以为是受了伤,急忙向其他小伙伴寻求解决办法。我想告诉她运动之后肌肉酸痛是很正常的,过几天就会好了,但想到她也许不会听,就没发言。
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初中生的时候,我就知道,运动造成伤痛是一件很正常的事。那时候,我是业余柔道运动员,目睹训练受伤的事不少。抢靶时指甲反了,停下来,把脱出的指甲剪了,用胶布包扎好,继续训练。对抗时肌肉痉挛,退到边上休息按摩,好了又投入训练。早练运动得太激烈,腹部疼痛,也是歇一会儿就行了。那时候运动受伤是件司空见惯的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当然,这种状态是属于运动员的,我们普通人不需要这样为难自己。但是把运动受伤看作是正常的却很有必要,否则,因惧怕受伤就不运动,岂不是因噎废食。
其实说运动受伤是正常的,并不意味着受伤不可避免。如果运动得当,受伤机率是可以降到很低很低的。下面就来聊聊如何防止运动受伤。
(一)对要做的运动进行了解。除了对抗性运动,如柔道、散打、拳击、跆拳道等,伤害可能来自对方,其他一些非对抗性运动,伤害大多数源于自己运动不当。所以,运动前要对将要进行的运动作适当的了解,不能盲目运动。
那么怎样了解一项运动呢?现在网络这么便捷,找度娘就可以了。搜索要进行的运动,点击那些“XX百科”搜索项,进入词条,从头到尾往下看,重点关注这个运动的做法,锻炼的部位、肌肉、注意的问题。比如搜索“平板支撑”,打开某百科,介绍平板支撑锻炼的是哪部分的肌肉,动作是怎么做的,提供了一种锻炼方法,以及要点提示和注意事顶。知道这个动作怎么做之后,就要试做一下,感受一下要用到那些肌肉。接着在人体肌肉示意图上找出会用到的肌肉,做到心中有数,假如哪天运动过量,造成肌肉酸痛,知道是做平板支撑引起的,也就不会那么慌了。至于提供的锻炼方法,当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效仿。它只是提供一种思路,没有绝对的。
运动最忌讳的是盲目,对动作不了解,对自身能力不清楚,就一头热,瞎折腾。最后锻炼的目的没达成,反而遭受损伤,得不偿失。
(二)正确运动。百科搜索出来的动作是文字类的描述,不一定能清楚明白,看图片也许只是知道这种运动是怎样的,对于力道的控制、身体的协调是看不出来的。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搜索一下视频,看别人对这个运动的讲解,了解得越详细越好。对于那些要负重的运动,要做好防护,没有防护的情况下,宁愿不做,安全第一。若能这样做,运动就不会盲目了。
再一个,运动要有自己的计划、自己的节奏,不要和别人比,也不要受别人影响。如果有认识的大神,可以了解其训练计划、日常训练活动,也可以把TA当作榜样,但不能照搬TA的训练计划,硬扛相同的训练量。能成为大神的人,都是有积累的,小白硬是要较劲,就是自讨苦吃,最后受罪的是自己的身体。提量或加速要循序渐进,练习要持之以恒,别那么急躁,大神也不是一天能练得出来的。
(三)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热身运动是指在运动之前,用短时间低强度的动作,让即将运动时将要使用的肌肉群先行收缩活动一番,以增加局部和全身的温度以及血液循环,并且使体内的各种系统(包括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骨骼关节系统等)能逐渐适应即将面临的较激烈的运动,来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上面的引用是某百科对于热身运动的定义,从字面上已经说清楚了热身的必要性,就不再多费口舌。现在来讲讲如何热身。热身一般以慢跑开始,跑到身体热呼就可以进行其他热身活动。如果是不方便跑步的地方,可以做低频次的跳动,只要不给膝盖太大冲击就行,跳到身体发热就好。之后根据要做的运动,做相关的关节伸展和肌肉拉伸,使身体柔韧,不僵硬,更利于运动。热身就像那个我们熟悉表情——拿着锣拼命地敲,喊着“村里开会集合了”,身体的细胞才会慢条斯理地各就各位。
聊完热身,再来说就整理活动。整理活动包括有氧运动、伸展运动、肌肉按摩、休息。当然可以侧重做某一项或几项,量不要太大就好了。有氧运动一般是步行或慢跑,让紧张的身体慢慢恢复平静。整理活动应该要重视,它是放松肌肉,缓解酸痛,增强肌肉弹性,减少运动伤痛的必要手段,是持续运动重要的一环。
(四)对运动的结果抱平和的心态,不强求。运动是自己的,不要和别人比运动的结果。运动的结果并不是运动本身能左右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能为了某一个结果而去苛求运动本身。比如有人说马甲线一个月就能练得出来,那可能那个人本身是比较瘦的,一个月练出来也无可厚非。但如果是腰围都90厘米的人,一个月练出马甲线就只能造了。硬拼的话,估计那肚皮没有一天是不疼,最后还是练不出来,多遭罪啊!所以,运动不要强求,尽人事,听天命,就够了。
如果能像我说的去做,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即使有伤痛,知道是做哪项运动造成的,也会淡定些。如果真的受了伤,好好休息,好好调养,适当运动,也没什么的,反正都会好起来的。
End.
2016.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