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记忆,你不懂!

今天跟老公回了他老家一趟,老公的老家在龙岩永定土楼——一个小有名气的闽西文化群落。目前老公家住的还是很多人千里迢迢要去参观旅游的土楼。用我的话说就是四合院+楼房的合体,据他说,他小时候一幢土楼可以住几十户人家,楼里热闹极了。

我们这次回去只看到两户人家,一对是60多的堂哥夫妇,还有一对,70多岁的老人带着一个上学的孩子。老家有条街,现在这个季节走在街上,几乎没看到什么人,就几家卖小超市偶尔有人影晃动下,也多是老人和孩子,过年热闹的街道,顿时显得格外安静和凄凉。

这就是平时的农村,尽是老弱妇孺,而很多妇女也都不在家了,留下为数不多的老人,和一些没办法带到城市的孩子,农村太安静了,安静的有点可怕,安静的有点心酸。

现在每次打电话给我妈,如果是晚上,都不能太晚,8点多钟,有时候已经睡了。我妈跟我说,现在农村特别安静,天一黑,路上根本看不到人,各回各家,紧紧关上门,洗洗也就睡了。


图片来源网络,致敬摄影者

记忆打开了我回忆的阀门:

那时候,大部分的人都还在家里,外出打工或者工作的人不多,除了农忙,大家就聚在一起喝茶聊天嗑瓜子拉家常。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我们,吃着百家饭长大,一到吃饭的点儿,大家都端着碗聚集在一起边聊天边吃饭,谁家有点好吃的,我们小孩子就凑上去蹭一顿。

我们吃1毛钱一根的冰棒,喝5毛钱一瓶的汽水,我们的零食是辣条和爆米花;我们玩纸飞机,挑棍子(吃完的冰棍签子),跳方格子,翻花绳,踢毽子,打沙包,斗鸡,跳人马、跳皮筋,夏天捉知了,冬天玩雪人。那时候我们没有手机,没有iPad,没有游乐场,但我们有的是小伙伴,有的是欢声笑语和快乐;那时的我们看小人书,孩儿兄弟,小龙人,大风车,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猫和老鼠,足球小子,美少女战士,葫芦娃,那些不甚清晰的画面,有我们童年的烙印和美好回忆;学校里,我们有红领巾、有38线,有小红花和戒尺,有着那个时代特色的学校产物。


图片来源网络,致敬制作者

那时候赶集非常热闹,在赶集的日子,大家三五成群,两两并行往街上走,不大的集镇,聚集了四面八方的人儿。在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中,大家挑选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而在街上随便都能遇到自己的熟人、亲戚和朋友,过年时的集镇就是一个水泄不通的年货会,大家热闹着开心着准备着过年的东西。

那是的农村人,大家用真心做邻居,用热情做同村人,用质朴做农民,大家少有攀比,多了睦邻友好和互帮互助。


图片来源网络,致敬摄影者

经过了那样一个年代,我们80后来到了城市生存和发展,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因为城市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环境,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着更多吸引年轻人的生活条件,农村单一的靠田地为生的劳动作业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城市化的发展是社会的必然结果,但是过程,总会带着一些人的回忆和伤心,带着一些人的憧憬和希望,在矛盾中生存和发展。我们享受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就要忍受钢筋混凝土的冷漠。我们走向更繁华的大城市,就要忍受农村的消亡和落寞。

生长在80后的我们,如果你在非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体会一下农村的目前的这种现状,你,会觉得难过,心慌、心不安,心中有伤,鼻息中有叹息,眼睛中有湿润。

我们生长在农村,发展在城市,我们是一个矛盾体。一边回忆着小时候温馨温暖的感觉,又要在这种生活环境中努力生存着,不愿意看到农村这样的场景,但又阻止不了这种发展的必然趋势。

唯一能做的就是珍藏那份回忆,深埋在心底那块最柔软的地方。

80后的记忆属于我们的年代,属于我们的记忆,有些人儿,你们真的不懂!


图片来源艾美荷洁,致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哥林多前书1-27.28 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上帝也拣选...
    碧罗思爱阅读 1,497评论 0 1
  • 过度的比较,会让自己迷失;一味地奔跑,容易看不清方向。想至千里,先积跬步;想成大海,先纳溪流,每天都回头看看,和昨...
    雪珊瑚阅读 196评论 0 0
  • 1984年11月20日,一个由科学家,军人,建筑工人,船员,记者等59人组成的南极科学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奔赴南极,...
    李唐一帆阅读 644评论 1 1
  • 本文是基于Retrofit2进行学习。首先你要知道Retrofit是一个网络请求框架,它的api 定义可以查阅官网...
    android难民阅读 1,806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