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一个比较能够干脆早起的人。我的手机闹钟只有一个,在闹钟响起的瞬间我就可以立刻准确地按下停止键,从床上坐起来,闭着眼睛摸到遥控器,打开电视,随着传出的新闻播报的声音,于约莫两三分钟后,醒来,下床,穿衣,洗漱,开始全新的一天,无论任何天气。
这一套动作,其实都和事前准备有着莫大的关系。
我的手机通常都放在枕头边上,触手可及(别担心辐射什么的了,那点辐射根本损害不了你的娇躯)这样一来,我便可以在闹钟响起时立刻把它关掉,之所以要立刻是因为 - 选择闹铃时,无论当时听起来多么轻柔,它在清晨划破宁静时,永远是那样的巨大和突然,这不是闹铃的错,而是完全来自于舒适被中断,我们意识到又一个忙碌而辛苦的一天即将开始所带来的生理感受而已,这个时候,最有用的办法就是,让身体立刻执行,别让大脑先行 - 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半天起不来,看看手机里每间隔5分钟一次的闹钟有多少个吧。
立刻坐起来,哪怕脑子还没有醒过来,眼睛也还闭着,都无妨,先坐起来。
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流程式地伸手,摸到头天晚上已经放置好的触手可及的遥控器,打开电视,让声音充满房间。关于频道,我个人比较喜欢新闻,因为新闻播报的节奏相对紧凑,有助于把我们从刚才的梦境中一把拉出到即将踏入的现实世界,非常高效,两分钟即可。
如果你的房间没有电视,那么播放音响,总之make some noise。
再来,该下床穿衣了,确保你已经在头一天挑选好当天的搭配,以避免临时临了挑选衣服所浪费掉的时间 - 早晨的时间最好不要花在犹豫穿什么衣服这件事情上,头天晚上入睡前就应该把它解决掉。
穿好衣服后,基本上人就已经醒过来了,继续有条不紊地洗漱,当天的重要事件是可以在大脑里过上一遍的(且是自然地)。然后吃饭,煮咖啡,开始学习或工作。
一番流程走下来,一看时间,才7点。
和早起之前相比,一天生生多出来1个小时,可以用来运动,阅读,练习写作,听音乐,只要是你喜欢的,有助于成长的事情,这1个小时都是稳赚不亏的。
这套流程对我来说已经是生活常态,所以做到是毫不费劲的。我通常是在闹钟响之前就已经醒来,但为了流程和仪式感,我还是闭目养神,等上几分钟。最近我读到了李笑来老师的一篇专栏文章 -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只能管好自己。
如此来看,我做的还不错。起床,无论是发生在早上6点,还是8点,都避免不了或长或短的对床的依恋,其实是对舒适的依恋和对即将开始的忙碌和辛苦的抵触。但只要牢记两个真相,这件事情便会变的非常释然:1)起来了就起来了,窍门在于快;2)你逃不掉的。
所以,快快起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