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现象。父母总是自以为是,塞给孩子一些“最好的”东西,但是他们从不曾想过,这些东西,真正是孩子想要的吗?
例如,我有个朋友,她总是把她五岁的女儿打扮成真人芭比,有次一起逛街,小姑娘明确表示,她十分想要个水枪。但是,这位好妈妈虽然语气是娓娓道来,但是态度很坚决,淑女怎么能玩这么野蛮的游戏呢?她为什么对做个淑女有如此之强的执念的,这得从她的童年说起。闺蜜的妈妈我也认识,是一个非常温柔的阿姨,她青年时候的偶像就是铁榔头郎平,所以从我闺蜜小时候开始就是往着偶像的目标培养的,我闺蜜打排球一路从小学打到大学。直到闺蜜长大以后足以掌控自己的生活,她才有机会扔掉讨厌的球鞋穿上高跟鞋,留长短发,做个身心合一的真实的自己。然后,女儿出生了,她那颗从未有机会绽放的少女心全部有了施展之地,可惜,如同当年崇拜郎平的阿姨没有看到闺蜜的少女心,闺蜜长大以后也只是想着自己来不及实现的淑女梦,从曾想过她的女儿或许如自己当年一样,有着与妈妈完全相反的梦想。
所以,这种打着“给你最好的”名义的伟大的母爱,实质上不过是强人所难而已。
孩子的童年,不是你求而不得的梦想
在亲子教育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偶尔都会有这种专制的“昏君时刻”,如果仔细去分析原因,总会看到背后站着一个求而不得的男孩,或女孩。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总喜欢带我看抗战片,每次都会强行安利做一名军人是一件多么神圣的职业。后来,听老妈提起来,才知道,当年因为近视没能去当兵,是老爸一辈子的憾事。老爸这种自己一辈子无法实现的梦想,就转移到培养我上面。所以高考的时候,他无比希望我报考军校,因为我的不配合,这个希望破灭以后,他又重新设立新目标,一定要替我找个当兵的女婿。
但是,他从来没倾听过我的真实想法,当兵是他的梦想,并不是我的。他这样专横的直接后果,就是当兵成为我的“地雷区”,我只要一看到抗战题材的作品,本能上就生出一种厌恶来,以前也遇见过不错的男孩子,一听说对方是军人,马上那点爱的火花就熄灭了。
所以说,孩子的人生请让他们去选择,而不是去弥补你自己求而不得的童年。
让孩子去做真正令他快乐的事
想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作为父母,请别忙着一厢情愿去规划孩子的长远未来,请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倾听孩子内心深处真实的声音。
在英国著名教育家赫·斯宾塞的著作《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中,曾经提到一个有趣的实验。斯宾塞让孤儿院的孩子,分成两批跑去附近的教堂,一组告诉他们跑到教堂,会得到甜蜜的糖果。一组则只是告诉他们请努力跑去教堂。结果是,知道实现目标会拥有糖果的孩子明显跑的要更快一些。糖果对所有孩子而言,都相当于是一个快乐的梦想,只有感觉快乐,怀着拥有甜美糖果的美好憧憬,孩子们才会自发的用力奔跑。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总是会忽略“孩子做这件事时是否快乐”这个问题,而是以成人的立场去评估,做这件事是否对孩子有好处。甚至如果觉得有好处,软硬兼施,逼着孩子去做。例如,送孩子去学琴,因为父母按照自己的人生经历,认为拥有一项才艺的孩子在学校才会更受欢迎。例如,让孩子在课余时间也要上补习班,因为只有成为学霸才有希望晋升人生赢家的行列。
但是,家长们有没有想过学琴的孩子可能更喜欢跟小伙伴去踢球?比起上补习班,孩子更想放学以后,可以痛快地出去疯玩半天?而即使从功利的角度去考虑,如果做一件事并不会令孩子们快乐,结果往往并不乐观,如同上文提到的“没有糖果憧憬”的那些孩子一样,他们压根就不会有努力奔跑的动力。
最后,不得不提醒一个并不美好的真相,请为人父母者努力去回想,我们的小时候,哪个不是承载了父母的美好希望的未来之星,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之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才会出人头地。
也就是是,成功永远是小概率事件,家长们也许不愿意承认一件事,也许,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也不过如同我们现在一样,只是芸芸众生中的平凡的那一个而已。
既然如此,干嘛非要为了那永远不可能想起的终点的掌声,而牺牲成长过程中的单纯和快乐呢?
所以,我从不奢望我的儿子一定要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比起成功,妈妈更希望你是一个永远快乐的人。
哪怕孩子选的路,我一看就能看见前面有个大坑,我也会说,孩子,既然你想,就勇敢去跑吧,掉到坑里也没关系,等你自己爬出来那刻,你就知道前方有坑的路是千万走不得的。
孩子的人生让他们自己去选,答应我,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