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儿子轮滑班的好朋友过来家里做客,吃饭后,他们一起玩到十点多。应该是玩得比较兴奋吧,尽管儿子洗澡后就马上去上床睡觉,但当我十二点去看他时,儿子还是没有睡着。考虑到儿子还算比较乖地去上床睡觉,没有故意地晚睡,我就比较温和地对他说:“儿子,你好好睡觉吧,这样明天才有精神噢。”儿子见我没有像往常一样批评他,低声地说:“爸爸,我一个人睡,有点害怕。”我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没有粗暴地批评他。我摸着他的头,还轻轻亲吻了下他的额头,安慰着他说:“不用怕,爸爸就在你旁边。闭上眼睛,好好睡觉吧。晚安,Goodnight。”我边说边退出房间,把门关上。在关门前,儿子看着我说:“爸爸,晚安,Goodnight。”
我退出儿子房间后,就回到我的房间去睡觉,也没有再去看他是否能睡着,到底什么时候睡着。我觉得,对儿子的行为,适当地关注和提醒就好。过度的话,就变成一种控制,而不是真正的关爱。
今天早上,儿子不用上学,所以,我早就把儿子7点起床的闹钟关了。当然,我还是在7点起床了。当忙了一会后,时间走到7点45分。我便去儿子房间里,准备叫他起床。我看到儿子裹着被子,睡得很沉,那时,我有过一丝犹豫:要不要让他多睡一会,甚至睡到自然醒呢。很快地,我做出了决定:要早起,不要养成睡懒觉的习惯。当然,按照以前儿子起床要发脾气的毛病,我也有了些心理准备,也许会有一番恶战呢——他不肯起床耍脾气,而我劝导无效,就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然后他发更大的脾气,我也爆发,最后我们闹得非常不愉快。
我摇了摇儿子的身子,对儿子说:“轩轩,现在是早上7点45了,快8点了。要起床啦。”儿子翻了翻身子,转过身,继续要睡。我这次换了种方式,用一种妥协的口吻说:“平时你都是7点起床的。因为昨晚有你的好朋友过来玩,所以今天已经让你多睡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了噢。”儿子还没有从梦中完全醒过来,他闭着眼睛,嘴巴嘟囔着:“我还要睡。”我见儿子没有发脾气,便把他抱起来,继续耐心地跟他说:“你最近不是在玩成语纸牌游戏吗?有一个成语你听过没?闻鸡起舞。”儿子有了点精神,问:“是什么意思啊?”我说:“就是说有一个人,他听到公鸡叫,就马上起床,到院子里去练武功。他每天都是这样,几年后,他当上了将军。”说着说着,我还抓起他的左右手,像练习武功一样比划着,还发出“嚯嚯嚯”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子算是完全清醒过来了,我便继续对他说:“早上是一天里最重要的时间。很多厉害的人,都是早早起来做事情的。如果你晚上睡不够,你可以先早起做事情,中午再睡午觉休息。但不要早上睡得很晚。”
儿子点了点头,开始起来穿衣服和刷牙洗脸。在吃早餐时,我继续和儿子讨论早起这个话题。我说:“有一句话: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说,一天最重要的是早上。”儿子问:“为什么早上最重要?那晚上呢?”我看着他说:“早上睡醒后,我们是最清醒的,做什么事情都会很快。而晚上,在工作学习了一天后,很累了,做事会比较慢。”儿子继续问:“那中午呢?”我说:“中午有点累了。所以我们吃完饭后可以休息下。”儿子说:“我知道。我们可以睡午觉。”想到儿子午觉一睡就是两三个小时,我就提醒他说:“但是,午觉不能睡太久噢。睡一个小时就好。不然,我们晚上就会睡不着,那第二天早上就又很难早起了。”儿子边吃着早餐,边点点头。
通过这段时间来的斗智斗勇,我希望儿子能慢慢养成一种合理作息的习惯,培养一种管理时间的能力。兴之所至时,有很多事情,我们都想去马上做,没有约束。但是如果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不能安排合适的时间,不能专心致志地做事,那就很难真正把事情做好。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不是想做就做,而是说到做到;不是开始,而是达成。早起,是自律的表现,真正叫醒一个人的,不是闹钟,不是别人的督促,而是内心梦想的呼唤,是自强不息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