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6小感想
事件:今天在人民广场换乘排队的时候,有个人问我怎么去外滩,我对上海的路况也不熟悉,迟疑了一下,在看地铁路线。
前面排队的男的直接转过身来,想了下说你应该做8号线。
前面排队的女的也转过身,说可以直接走着过去,要2公里。
随后女的查了下路线,我也查了下路线,告诉他:可以做2号线到南京东路下。
感受:我心里感觉他们两个很热情,很友好。
分析:为什么这样觉得呢?
别人没有问他们,他们并没有因为这选择漠视,而是反过来回答自己也不是很明白的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触?
因为跟我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在我公司,有其他同事跟财务同事关系要好,经常直接问她问题,很多问题我都知道,而且比财务同事更懂。他们却不问我,我就很玻璃心。感觉他们不问我,我很生气,明明这个问题我是可以回答的。
站在问问题的人的角度,他并不知道谁能回答这个问题,所以只是凭猜测问这个人是否知道答案。
所以其他同事相当于这次事件中的问路者,财务同事相当于我(被问到的人),我相当于前面两个排队的人(是选择抢答这个问题呢?还是选择情绪化:他们跟我关系不好,我记住了,只问他们不问我,哼,以后我忙的时候有种也别问我,问我财务同事去)
答案当然是选择抢答,因为这样你就会很热情。下次再遇到问题,很可能第一时间去问你。
你的内心戏别人并不知道,只会觉得你闷头闷脑的,怎么跟别人处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