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我在火车上偶遇了一对北京夫妇。两人60多岁,从北京赶赴宁波参加战友大聚会,一路和我分享人生故事、战友趣闻。那些故事不算惊心动魄,但两人的“总结陈词”让我打了个激灵——
“30岁往前,1年是1年;30岁以后,10年是1年。回想过去的30年,感觉只过了3、4年。一眨眼,孩子就从怀里头跳出来站到你跟前了。等你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就明白啦。”
这话,跟这一段文字神似!
首先,我们从婴儿变成小孩,然后是青少年。我们几乎还没有尝到做一个年轻的成年人是什么滋味,马上就要面临一大堆压力:先要找到一个伴侣,要适应夫妻生活力的新角色,然后大多数人会为人父母。接下来你马上发现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中年已经到了。做了父母的把孩子送进大学,看着镜子里那个长灰头发、鱼尾纹的陌生人,满心疑惑我们是如何在一夜之间摇身变成了我们的父母。(摘自《世上另一个我》萨拉•帕坎南)
02
没人想在一夜之间摇身变成父母的模样。
30+的我也曾觉得时间像一辆刹不住的车,奔得越来越快。但近5个月,车速明显变慢,日子变得很慢,我有一种“重返20岁”的错觉。
到底发生了什么?
去年11月,我开通了公众号。先后自学了公众号后台操作、排版工具、页面设计、H5制作、音频剪辑。找来成熟标杆、超级新星,分析他们的发展曲线,记录可借鉴的方法。
不停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上班、带娃、业余写作,时间不够用,于是研究时间管理,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比如信息源太多、收集整理麻烦,于是专门学了个人知识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比如推广很难、很慢,试了各种可能的方法,及时复盘最有效的方法。
做那些从未做过的事:利用零碎的时间,候车、乘车、去图书馆借书时,鼓足勇气,请陌生人扫码(已知错,不要喷我);想认识大咖,先混脸熟,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煞有其事拿出企划案,和三个商家谈公益合作。
对很多人来说,这不算个事。但对我来说,每做一件都心有震撼。这些有趣的初次会面,让我知道,真实世界的人群是千姿百态的,是要等价交换的,是需要你先证明自己的。
还有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是“在线学习”。线上课程的同学说:“这努力程度快赶上高考前了。”我的体验是,比高考前还努力。
时时学习新的工具、做从未做过的事、和一群人共同学习,这不就是20多岁的人会遇到的事吗?
03
岂止是20多岁,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孩童不也是在做“从未做过的事”吗?
到了某个岁数,不再做“从未做过的事”,睡前常常想不起一整天都干了些啥,看完所谓的爆文回忆不起内容,慢慢地,连外出旅行都觉得索然无味。于是,人们感慨——时间在飞逝。
个中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的大脑总是善于识别新的刺激、新的内容,我们是按新内容的多寡,来感觉时间长短的。
你觉得童年漫长,是因为那时的你总瞪着好奇的眼睛,去观察,觉得处处好玩有趣;觉得青春难捱,是因为你总是积极追捧和适应新事物,每天都为能力范围外的新问题担忧;觉得中年的时钟走得格外快,是因为很多事情已驾轻就熟,而且你不再对能力范围外的事物有渴望。
我摸索出了调慢人生时钟的方法是:让自己处在学习区,为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努力,对长远的大目标保持平常心;增加一手经验,去新地方旅行、结识新朋友;找一群爱学习朋友;换一种视角,去看熟悉的事物。
文章开头提到的《世上另一个我》的那段话,我特地截下第一句话作为今天的压轴——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重塑自己。
——通过终身学习。(这句是我加的)
PS:
分享我用过觉得好的学习资源:手机下载TED,练英语听力、全方位感知演讲技能、刷新观念,免费;手机下载网易云课堂,提供方法论,
精品课程要付费;电脑端注册coursera,不花钱就能听到世界排名前50大学的名师讲课,免费,但是视频有点卡;还有了不起的可汗学院,我打算等孩子再大一点再教他自己用。
分享我正在看的好书:《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麦肯锡教我的逻辑思维》。
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不要贪多,及时复盘,学一点用一点。精选内容是学习的第一步,实践运用是学习的最好方式。
如果你想某个专业领域有建树:可以通过大学教材,理清知识框架;通过查找论文,查看该领域的前沿;通过向行家咨询,了解你的弱项和可能的突破点。然后是实践——学习——实践,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