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进入即听即说关,没有开始系统学习前,旁听了几堂实战课,感觉不过尔尔,有些不以为然。但随着课程的开启,才知自己只顾抬头看天,不知地下有坑,疼了,才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分享一下训练体会。
三幕法拿下故事的框架
再次开启小故事之旅,发现听了后面,忘了前面,有些手忙脚乱,没有章法。其实应该用三幕或五要素去理解故事、记忆故事。个人的体会在前期采用三幕比较容易记住故事,可以把整个故事的框架拿下,三幕法比较直观,容易上手。
五要素1分钟概括:随着学习的深入,要1分钟内提炼,三幕法有些具象,如果把五要素用关键词概括出来,保证可以完美的在时限内完成。这就考验你对故事的理解能力了。是不是可以快速抓住故事的关键点。初期可以借助笔记关键词,但这会形成依赖性,所以最终你要锻炼自己用大脑记住关键词。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要学会用一些你容易说的言语去替代那些你记不住的人名、时间点。
在工作中,开会时即听即说的应用特别明显,领导发言,如果你是主持人,你需要总结一、二三点;如果你非主持人,你需要谈感想,那就需要你理解之后才可能发言,所以这种专项训练之后的你更专注,理解能力更好,你的捕捉重点的能力一定比同事都好。
小故事是即听即说的基础,在小故事的训练中,你的专注力,你捕捉故事的能力开始增强,这个时候你以为你的即听即说可以驾轻就熟了,其实是因为内容太基础,不信你再听听逻辑性强点的文章、新闻,你是不是又一次发现自己的LOW?为什么我们对罗胖60S叙述觉得难,提问觉得难?因为没有理解,搞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自然没有办法提问,所以在日常的生活的交流中,如果对方说的你不明白,你是否可以马上提问,接话?马上提交自己的观点?你可能说,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可能那么难呀,那就是你进入的圈子问题,你的圈子是不是总是停留在小故事的层面,人总是要有点追求,期望自己可以进入更广泛,更有深度的话题,所以即听即说是任道而重远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