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子
-1-
早上的环境法上完之后就去了图书馆,看了《我与地坛》,不记得距离上次看的哪一本书哪个时间,可以让我看着看着就觉得泪目。以前看散文的时候其实很少有什么强烈的感觉,也可能是那时候还不懂得书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为了看书而看书,故而感慨甚少,理解也甚微。
但是《我与地坛》这本书着实的让我意外了一下,其实这本书在我还未看的时候兴趣是不大的,因为偶然的原因,买书时为了凑够邮费买一本送给书友的书才顺便和一本杨绛传记的书一起买了,那时候我对杨绛传记还比较有兴趣些。我很佩服杨绛先生的处事态度,生活态度,其实,我对民国的那些传奇人物都很感兴趣,曾经也看过他们的很多事迹,让我觉得很惊叹,也不知是笔者下的文字太过生动,还是我内心的向往太过激烈,让我一眼就爱上了那些。
-3-
也不知是因为我提前做了一些功课的原因还是怎样,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的阅读体验很顺畅,散文向来喜欢以景喻情,想以前我还在做语文的散文阅读时,总是很难捉住背后的意义,但是,现在我却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出作者也许想要表达的情感了,我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本书的语言在我看来是朴实的,但是情感却是明显的,从那些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从最初的愤恨,不甘到最后的接受,改变,但也许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接受,而只是自己告诉自己该去接受,但是除了作者谁又真正知道呢,从那些字里行间,可以感受他对病痛的愁苦,对生命的无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己的自责,对母亲的思念,对童年的怀念,也有对这命运的豁达和对这残缺的遗憾。这更像是一本回忆录,一个已经走了一半生命的人对往昔的回忆,时间在他的生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而他从这些印迹中想起了曾经的自己,似乎又明白了一些东西。
-4-
当我走出图书馆的时候,从图书馆的台阶上往下看,景观大道整齐而对称的在我面前铺展而开,大道的尽头是一栋栋高楼,而高楼之外因为雾的原因而使得远处的群山显得朦朦胧胧,让我觉得仿佛高楼之外就是世界的尽头。走下台阶,由于下课的原因,迎面而来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我好像习惯性的忽略了这些人,他们在我面前却又离我很是遥远,我的眼里人影涌动,但却没有一个清楚的面目,每当那时候我总觉得我好像是一个出世之人,在喧嚣的世界中隔离出了另一个世界,但是这感觉一点都不符合我的性格,那时我会幽默的想,也许我上一世也曾经历过此景此景,所以触景生情。
初秋的太阳已经褪去了夏日的炎热,带上了一丝凉意,微风吹过带起了肩上的发丝,入眼之色仍是那熟悉的景色,让我突然觉得这斑驳树影下的青春也必然是让人觉得期待而喜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