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并不热衷于读小说,准确说是不喜欢写实主义小说。首先,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也许是现实生活太过于苦涩,人往往会选择逃避痛苦,不敢直面于惨淡的人生,其次是又耐不下性子长时间读书,总是习惯看一些碎片化文章。但是,不成体系的碎片化文章是用处不大的,这又是何必呢!既浪费时间,又没多少输入,要知道在信息化爆炸的时代,很容易产生知识焦虑症。
不得不承认对于某本书的喜好对于时间、地点、人物的要求很严格,当然这算是一种挑剔吧!可能你会因为某人而钟情某本书,也可能因为某件事而喜欢某本书。
当第一次看到《活着》这本书时,是在他人的病床之上。得过重病住过医院的人大都能体会那种在死亡面前,人的生命显得多么无力。当身处求医问药的人群之中,看到他们满怀期望又焦躁不安,看到他们用力的挣扎在死亡边沿,想到活着好好的人,有的却整日寻死觅活,真是极大的讽刺。
记得初中的语文老师讲过:看影视与读原著,两者的感觉差别是很大的。然而我总是不以为然,遇到心仪的书时,在读之前,总是会去找相应的影视去看,总感觉影视更加直观,可能我更享受的是那种视觉效果吧!看过之后,又不屑去读原著了。至今,才明白真是差别很大。对于受众来讲,作者对人物心里的描写,看电影不一定能体会的到。这一次,由于对医院里的感触很深,看完《活着》的影视,似乎以不能满足我对著作的理解。于是就在最近又将原著读了一遍。看富贵不幸的一生,泪水似乎成了全篇的线索。想过为此流泪,却没想到如此汹涌,之前也有前辈告诉我:没必要。我想,这根本就不是自己能控制住的,这些与心性有关吧!有泪不轻弹的人,只是未到动情时吧。世间之事,总会有些许故事,将你触动。因为你并不是冷血动物,而是一个有感有情的人。
作者笔下塑造的形象富贵,一个将活着作为唯一目标的男人,各种不幸一一发生在富贵身上:因赌博而从富家公子沦为贫农,父母因抑郁和劳疾含恨离去,儿子有庆被不负责任的医生抽血过量而死,女儿凤霞在高烧后成了聋哑人,好不容易嫁了个好女婿,可有死于产后大出血,妻子家珍在儿女去后也撒手人寰。女婿二喜在事故中惨死,富贵将外孙苦根接到乡下生活,好日子没过几年,苦根有在意外中失去生命。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接踵而至的打击,但都没让他对活着失去信心。作者在叙述这种艰辛的生活、惨淡的事件用极其平淡的语调,更加能突出故事的沧桑与震撼。我想,也正是因为作者朴素的叙述方式、难以置信的平缓语调打动着我。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讲的那样:“活着”这个词语在中国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对于富贵来讲,虽然命运多舛,如此反复,但在他心中,绝望是不存在的,他做的就是英雄般的与命运抗争。
活着的常态就是有悬崖,有霞光,有壮观的万丈瀑布,也有泥泞无趣的山谷。绝望的情绪也会像轻飘飘的羽毛一样,无声无息的降临,但你只要随他来,任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