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文有一篇关于侯孝贤的文章,题目就是《吃咸》:
西元两千年,网路经济泡沫化前夕,各路吓坏人的大笔投资涌至,侯孝贤卷入其中大半年,终有一日,他烦了,说:“网路不是生产者,没有实物,不是第一手,真没劲。电影的介质某方面来讲也差一点,但仍是要面对实物实人,这我才带劲。网路持股谈判空来空去,没有实物在手。我是吃惯了咸,没盐,我会没力气。”
吃咸?第一次,我听人这样说。
大导爱吃咸?我不知道他是怎样地喜欢吃咸——他喜欢重咸重油重辣的火锅吗?还是喜欢腌菜?或者就是想多了,他没这么多嗜好,做菜半勺盐就好。
就像他的电影一样,平淡浑成。家常菜,“没什么味道”。不是没味,其实还有咸味。这种咸,就是血液里淡淡的咸。它是生命的味道。
也是常常被忽略的味道。
酸、甜、苦、辣,每一种味道都比咸要更夺人味蕾。盐是必需品,天天见,却也因此常被遗忘。忘了后容易产生一种幻象,以为我们的生活需要更多的甜,更多的酸,更多的辣。
常常会有电影抛弃了“咸”的主味道,转而走火入魔般地去追求其他的味道。这些味道让我们开心,让我们着迷,让我们上瘾。
可是我们每一个人从生命的根本角度上来说,都需要盐,需要咸味。侯孝贤说了:“我是吃惯了咸,没盐,我会没力气。”
我们都是这样啊,没盐,我们会没力气。咸,是生命之必需。有咸味的电影,才是生命的必需品。
可是越来越多的电影充斥着其他味道。电影从必需品变成了瘾品。驱动我们活动的不再是生命的力气,而是瘾。
那种来自大海,流在血里的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