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也并没有很刻意做什么,只是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中特别注意细节。比起读早教读兴趣班,我觉得细节教养要放在第一位。我下面举的这些例子,大家看看就好,并不是说就是标准,而且家里人对于教育方面势必会有意见分歧,这个时候就需要取一个折中。
边吃饭边看电视非常不好
可是家里老一辈的人如果有习惯不开着电视吃饭就觉得别扭的话,小孩子从小就会养成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你要执意反对又不合适。
这个时候我取折中的方法就是:可以吃饭的时候看电视,但是如果看了电视手上的勺子就不动了的话,下一次我就减少给你看电视的时间。
吃饭就吃饭,玩就是玩
可是家里老一辈的人总是忍不住要追着喂饭、不固定吃饭的地方。时间长了孩子就不愿意自己吃饭,今天跟你提出来想在房间里吃、明天跟你提出来这个不要吃那个不要吃。
这个时候我取折中的方法就是:示范给孩子看,妈妈吃饭不挑食、固定在饭桌前吃饭,如果不喂饭就自己不吃的话,那么就饿一顿。饿了就告诉他,这一次我可以给你饼干,但是下一次再到吃饭的时候不吃,过了吃饭的时间就没有点心。
在家里吃饭不能太随便
可是家里老一辈因为隔代宠,孩子要什么用手指一下就筷子夹了送到嘴巴里。时间长了养成特别难看的习惯不说,还会导致1-2岁的孩子开口晚、语言表达能力退步的问题。如果家里人有只拿自己碗筷而不管其他人那份的话,那么小孩子长大了也会学样子。
关于这个问题的纠正,我花了很长时间在家庭斗争上,记住:你只有坚持到有一天让家里人看到成效的时候,才会觉得当初你是对的。
用餐习惯看出一个家庭的教养
可是家里的人如果吃饭有咋嘴巴、上下翻菜、喝酒不吃饭或者吃完饭不收拾自己碗筷的习惯,那么小孩子都会有样学样看在眼里。
这个时候我取折中的办法就是:小的时候干脆帮孩子把饭和菜盛好在一个碗里、上下拌一下给孩子吃,提醒孩子吃完了把自己碗和勺子放到碗槽旁。
围绕吃饭这个问题说了那么多,因为我切身体会到餐桌上的教养有多重要。小时候虽然我没有生活在自己父母身边,但是我的爷爷奶奶对于吃饭的的规矩是毫不含糊。
不过我也是个十足的吃货,茶饭之余忍不住要吃零食,看到好吃的时候会忘乎所以,但是有了孩子以后至少在孩子面前就会特别注意。实在嘴馋的时候就忍到孩子睡了再吃,有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挺两面派的。
独立能力从小培养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人总是免不了宠一些孩子,觉得自己小时候没有的尽可能让自己孩子都有,但是我认为这个也是要看情况。刮风下雨的时候有私家车坐当然最好,天气好的时候能让孩子自己到户外走一走、跑跑跳跳其实更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所以现在很多小孩动不动就生病,动不动就吃药打针,一生病没有几个星期还好不了。儿子小时候也有跑医院次数多的时候,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我必须要从根本问题上着手,才能推翻一些不科学的伪定论。
我取的折中方法:除非孩子是睡着了/真的累了/路面状况比较危险的地方/孩子病了之外,其他情况下能走路的不抱、能做地铁公交的尽量不养成坐出租车私家车的习惯。周末的时候,与其去商场里逛一天买玩具,不如去广场上尽情跑一跑、踢踢球。
好的习惯要坚持
现在别说3岁、4岁,1岁2岁开始读早教的都不足为奇,甚至变成一种很自然的情况,好像就你的孩子不读反而他更奇怪、他的父母不称职一样。但是反过来,真的到了去了幼儿园,三天两头请假,微信群里at一下老师就算请假好了。
我取的折中方法:除非是孩子发烧/拉肚子/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无论是大热天还是大冬天,该去学校的时候就应该去学校。
关于读不读早教这个问题,我会征求孩子意见。确实是他喜欢、他想到外面去读的时候,我会很愿意买单并陪着他去。但是他还没有自己表示出来哪一方面的具体兴趣,而是兴趣很扩散又更愿意待在家里的话,我就在家里陪他画画、陪他唱歌、带他多认识幼儿园班里的小朋友。这就是我”偷懒“不送他去早教中心的原因。
不用武力解决矛盾
老一辈的人往往看到孩子撞到了、磕碰了,马上会先责怪”桌子椅子“;孩子翻了抽屉翻了包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关系;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觉得这都是应该的不需要谢谢。无形之中孩子的莽撞、不礼貌就是这样被种下种子的。
我取的折中方法:和孩子平等沟通。让孩子帮忙取东西的时候要说谢谢你,麻烦你了;爸爸去上班的时候要说你路上当心、慢点开车;下班回来的时候说我回来了,妈妈让你等久了吧。类似这样说的次数多了、场合不同说的不一样了以后,孩子都会慢慢学着的。还有就是,如果自己做的不对的地方,要勇于在孩子面前认错,这样其实未必会破坏你在孩子眼里的威信,反而会让孩子知道吃错要能改、凡事先礼后兵。
亲子之间要平等沟通
1. 关于孩子不肯叫人的问题,不勉强;关于孩子不愿意做的事情,先了解清楚原因再下结论;关于孩子的一些你不能理解的举动,不盲目干预但持续保持观察,不拿孩子与别的孩子做比较。
2. 孩子玩好的玩具,要让孩子自己学会物归原处,但孩子在投入玩的时候不会在旁边说他弄脏了房间;孩子在和你说话的时候,哪怕一开始听不明白也要耐心听完,这样他长大以后也不会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去打断。
3. 在孩子面前如果和家里人意见发生矛盾,以商谈的口气还不要哇啦哇啦说话,这样孩子就不会说话也很大声;如果要在孩子面前接工作电话,先告诉孩子妈妈为什么现在一定需要接这个电话,并且告诉孩子妈妈接完电话后会继续陪他玩,确保通话过程语气平静。
4. 不用饮料、零食或一些昂贵的物质奖励去换取孩子对你的服从,否则以后当你不给他这些奖励的时候,他就不会听你的话了。不用”我都是为你好“”要听爸爸妈妈话“这种类似的话对孩子示威。不再孩子面前谈论过多金钱方面的话题,多说一些正能量的话题、少说消极无用的八卦话题。
5. 关于午睡和晚上睡觉的时间,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但不管什么时候不强制。比如到了4岁左右孩子不想午睡的话,那么今天晚上就早一点睡;如果到了晚上21点半孩子依然不愿意入睡,可以先建议他躺到床上去妈妈给他讲个故事。情绪平静以后入睡也会变得容易些。
以上这5点是日常生活中都会碰到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无可避免要把工作带回家里、情绪也跟着带到家里。加上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老一辈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多,所以一方面是如何以身作则,另一方面是如何平衡家庭的意见分歧。
家务劳动早安排
比如有的时候儿子说他想帮妈妈扫地、他来帮妈妈收衣服叠衣服,我就放手让他去做。
虽然3岁以前跟孩子讲道理也许他未必理解、跟你用语言顺畅交流,但是3岁以后慢慢你会发现之前你越重视细节的人越能更好与他沟通。而那些只会用警告、比较、一味宠爱迎合的人孩子越不放在眼里。
还有很多点点滴滴的地方,我觉得在这里写不完,而且随着孩子长大也会有新的问题等待着我,所以以后陆陆续续想到或碰到问题的时候再来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