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云生导演《Park1》拍摄手记001

2025年2月11日,

终于发出了通告,开始招募演员,准备拍摄《公园》。

这两天压力很大,并不是经济上的压力,因为我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把经济压力降到最低。

剧本,从创意到完成,也有半年,经过好几轮推敲,问题也不大。

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未知的不确定性。

每当我做任何一个作品,都有这种感受。也许,一切很顺利,会顺产,生出一个让你感到骄傲的作品;也许,会难产,虽然会有痛苦折磨,但最后作品还会完成,会经历一次成长,收获很多经验教训;最坏的,则是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直接把一切毁掉,一次流产!

我都经历过。

就像一个人的生命,你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生老病死,生死离别,一切皆有可能。只不过,大部分人生活在无意识中,一旦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真的会睡不着觉。

拍电影,和写作,很像,都是一种可能,摆脱无意识生活常态的尝试,还是那句话:认识你自己!

自从2008年,认真开始准备拍电影,到现在已经有15年了,从宣传片,纪录片,短片,长片,一路走来,对电影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2009年第一个完成的剧本,到2024的系列电影,这一切就像一场梦,现在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过来的。

2015年算一个节点,我拍了电影《东北野兽》,还有第二年的《卢娜》,我不能说这些电影是我心中的那部电影,但我拍了。里面有商业的因素,市场的环境影响,时机,手头有限的资源......但奇妙的是,过去几年再看,这些电影又都是我的!里面有很多东西,代表了我内心深处最重视的东西,这一点,从2011年第一个短片开始就这样!甚至从2009年第一个剧本开始就是这样!

甚至,这些都可以追溯到之前的绘画,诗歌:只有我才这样写,这样画!

简单说:我写我心!

一个人的作品,是不可能从另一个的身体里生长出来的!——你相信什么,你认同什么,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阶级,美学......一切!

2024年开始,我只是把我的一些观点,方法,美学,用在了电影上,再叠加,这些年电影经验的增加,准备创作出的一系列作品。

为什么拍电影?

这个问题才是所有问题的核心。对这个母问题的思考,前后能有10多年。直到最近几年,才得到相对满意的答案。

也只有得出这样的答案,我才能有冲破所有阻力的勇气,开启电影的制作。而电影的制作是这样的一件事:一旦开始,就没有回头路!

只有得出这样的答案,我才能应对所有的问题:如果这个电影一分钱不赚,你还会不会拍?如果这个电影,一个电影节也不要,你还会不会拍?如果这个电影,拍出来,被一部分观众憎恨,骂你,甚至更狠的伤害,你还会不会拍?

当年学绘画的时候,有一个高人说过:像乌龟一样思考,像兔子一样去画。

我想,这话也适用于电影,乃至一切创作。

查拉图斯特拉在山上呆了十年,然后下山。

我经过十多年的学习,思考,现在也该下山,实践了。

至于,我得到的答案,我所想通的,我所相信的,我所认同的,都应该放在作品里。

行动,比夸夸其谈更有价值,不是么。

拍电影吗?

干就完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