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生的我,吃喝是不缺的,玩乐也是尽享,可至今日,我并不幸福。
逝去的岁月,留下我人生的轨迹:童年骄纵,少年蒙昧,青年孤单,中年沉沦……
可是在别人眼里,我一路受宠长大,没吃过体力劳作的苦,也没承受过物质极端匮乏的尴尬,年少时十指不沾阳春水,张口吃饭伸手要钱,80后的人在如此环境长大,说不幸福,那是矫情。可是,我内心却认定自己是真正的不幸。
家中老幺的我,养成任性自我、懒惰贪欲,骄纵粗鄙的习性,但同时,我又是个懦弱善良,单纯浪漫的人,虽不谙人情世故,但心肠柔善从不害人。虽才华寥寥,但工作认真踏实,从不给领导、同事添麻烦。
可是,我常常是孤单和忧郁的。
很小的时候,我就埋下了自我否定的悲观种子。在高压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长大,我的自卑心从未减轻,而是日益严重,一边是自我否定,另一边又生出强烈的自尊,两股势力常常激烈地冲撞,幼小的心灵处在日夜撕裂中。
整个少女时代,内心孤单,孤陋寡闻。我鲜有审美情趣的教育和熏陶,我一直不知如何装扮和修饰,并消极不愿改变。那时,我的心灵世界是一片荒野,没人给予科学的人生指引,没人倾听我青春期的困惑,我常常孤独又悲伤地暗自流泪,我自顾自地生长,对周围,敏感多疑,对自己,自恋又自卑。
年少的我,无数次看见父亲的粗暴和无奈,也深深感受到母亲的隐忍和不易。我的青少年,父母为了生活,都活得很累,他们都在竭尽所能地赚钱养家,生活中却少有显露彼此恩爱和相互尊重,每一天为了孩子们的生活和成长,尽是责任担当和不辞辛劳。
虽然父亲是个知识分子,但是他拥有的知识对婚姻质量的提升毫无益处!但公道地说一句,父亲对整个家的担当已经尽力了,从苦难中挺过来的,把儿女培养成才,他也算是无愧于一家之主的!但是,父亲一生都有愧于母亲。正是父亲,让我对男性,缺乏安全感,却又极度依赖男性的保护。对男人的看法,一生都在摇摆不定。
母亲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却有一颗坚韧和智慧的心灵,靠着吃苦耐劳、隐忍奉献,温暖着她的各个子女的成长。而她在婚姻的懦弱和狭隘,也无形中传递于我。
我之幸也,我之不幸!
长大的我,不知如何经营婚姻,我不知如何爱人,又如何爱己。我甚至内心害怕婚姻的,但更害怕自己的生活方式被外界否定。
在孤独的人生长河里,漂浮着……
我人生的诸多选择,总是在迎合世俗,取悦他人,寻求安全落地后,只能自舔心灵的伤口。所谓的活出真我,快意人生的生活照片,那只是表面热闹,在掩饰内心的苍凉。
在荒凉寂静的世界里,游荡着,找不到栖息之处。
至今日,虽痛苦万分,却因担当所在,仍然活得像个木偶人。不喜欢周遭,却没法逃离。
至今日,事业凋零,落水之犬,狼狈不堪,却已无能破局。
别的人,日日有欢乐,夜夜有温情,年年有收获,岁岁有成就。因为别的人,坚持,谨慎,有智慧。
我,走过前半生,陷入一堆烂泥。爱无能,心无明,体渐衰。
极致的痛苦,是无言、无泪、无形色!
明天,该如何继续?……
虔诚期盼,光明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