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的网络应用中,端系统会彼此交换数据,比如你发起一个请求,服务端做请求返回。我们把端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称之为报文。报文在传输过程中要被切割成很多小的数据块,我们称这些数据块是分组(packet)。
然后路由器又被称之为分组交换机器,这就理解了。是交换分组用的。那么我们会问了,为毛要分组?
优点:
- 如果没有报文分段,则当整篇报文中出现不能容许的错误时,整篇报文都必须重新传输;
- 路由器在转发分组时,一般会优先转发较大的文件,致使小文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延迟;
缺点:
- 在目的终端处,分组需要被重新排序以组成原来的大文件;
- 报文分段传输导致了许多小的分组,由于每个分组都有一个“头”,用于描述该分组的大小等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很多都是重复的,因此使得实际需要传输的数据比原来的数据更多了
而在实际设计中多数的分组交换机在链路的输入端使用存储转发传输这种机制,也就是路由器会等待一个分组的所有比特全到了,然后向输出链路传输。
记住个公式来计算传输时延:d = N * (L/R)
其中d是端到端的传输时延,N是在源和目的端之间有几条链路,L是发送的总数据数,R是链路传播速率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