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英市场经济的核心差别
美国跟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最高效、最有力的财富兑现机器,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不仅包括投机,还有它活跃的股票文化。“投机”是人之常情,也是各种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正因为科技创新是在“创新”, 所以就有风险,去做高风险的事就要有投机精神。正是由于“投机”,在美国历史中就出现过连续不断的股票泡沫,恰恰是这些股票“投机热”为每次大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大量低成本的资本,鼓励了进一步的技术创新。
2、英国如何错失股市发展良机
从17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英国主要是在世界范围内发展简单的商品贸易,特别是受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当时对金融的需求主要停留在保险和信贷业,而且短期交易居多。
1720年“南海股票泡沫”使英国议会通过一项严格限制股份有限公司的法案,要求所有新公司上市必须的到议会的通过。就像中国公司上市必须通过证监会批准一样。该法案从根本上扼杀了英国股民的进一步发展,使伦敦股票交易沉闷130余年,直到1850年后才得以复苏。从某种意义上,那项法案把以股权文化为中心的创新经济留给了后来的美国。
3、美国股权文化如何发展起来
英国金融是受海洋贸易激发起来的,而以股市为特色的美国金融则是围绕科技创新而起的。最初的起点是交通运输技术。1802年蒸汽轮船出现,贸易围绕海洋迅速发展,美国东海岸城市波士顿、纽约、华盛顿经济崛起。1825年第一条实用火车线出现,贸易不再局限于沿海地区,在铁路概念的刺激下,19世纪中期大量的美国铁路公司成立,掀起了购买铁路股票的热潮,于是1860年以后美国证券交易市场交易的多数是铁路公司股票。从另一个角度讲,正是当时这么多人对铁路股票的非理性狂热,才使美国的证券市场开始从过去的债券市场变成真正的股票市场。
接下来,美国开始引领科技创新,1875年发明电话,1879年发明电灯泡,随后发明发电机,19世纪末美国股市由铁路转到电话和电力概念股上来,令人激动的概念股快速推动着美国股票文化发展。J.P摩根于1870年至1905年改变美国证券业发展,他的最大贡献是把证券公司的业务从简单的证券经纪业务上升到包括行业、企业整合的策划与融资全套服务,创新了现代投资银行的理念。
1910年以后出现福特汽车,20世纪80年代出现电脑,90年代互联网股票热。过去150年里,美国股市几乎是一部连续不断的股票热潮史,这背后当然是一个个财富创造的故事,同时一波一波地把美国股市推向成熟,使它的定价和融资能力达到多方位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