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参加“家庭治疗”培训,培训中有一个环节是讨论在原生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对人格的影响。
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作为家中老大的同学力陈自己如何帮助父母干活、管教弟妹,剖析自己“老大人格”——负责、霸道、具领导气质的形成原因;老幺们则讲述自己在家里如何受宠或受欺负,说明自己“老幺人格”——娇气、善变、随时准备谋权篡位(争夺家中的老大位置)的来历;排行中间的同学说自己如何受夹板气、被父母忽视,阐述自己“随和、擅调解”的人格特质的形成过程。
讨论结束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得出的结论,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讲了出生顺序对人格及未来婚姻的影响。大家感觉很有收获,对自己的性格和家庭有了新的认识。
不仅心理咨询师对出生顺序有这样的认识,在生活中人们也是这么认识的。
很多父母选择生二胎时都会说,有了弟弟妹妹更容易培养老大的责任感,也让孩子之间产生竞争,避免孩子一人独大。
然而,最近我看到的研究否定了这个理论。
“出生顺序效应”最早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之后的心理学家一直在搜寻这一理论的证据,证明出生顺序影响孩子的人格、智力、创造力和叛逆性等方面的差异。至今,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一理论存在。
1972年,卡迈.斯库勒在《心理学报》发表文章,题目是《出生顺序效应:此时此刻不存在》。
1983年,西尔.厄恩斯特和朱尔斯.昂斯特在其书中说:“出生顺序和够兄弟姐妹多少对人格不会产生强烈的影响……高度相关的环境变量却遭到人们的否定,认为它不能预测孩子的人格和行为。”
1990年,朱蒂.邓恩和罗伯特.普罗明在1990年出版的书中说:普罗大众在人格和精神病理方面的个体差异与个体的出生顺序没有明确的联系。
1996年,阿尔伯特.索米特,阿兰阿维尼,史蒂文.彼得森在其出版的书中说:这是一个深入人心的非理性的信念。
为什么科学上得不到验证的理论这么深入人心呢?
这是因为在同一个家庭中,孩子们会做出一些行为上的调整,在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家庭内部,孩子的表现确实不一样。
我是家里的老幺,虽已为人父母,但每逢和哥哥在一起时,总是被埋怨我从小得父母宠爱。在埋怨的同时,我哥哥还负责安排家里的很多事,我乐得清闲。
但是,这并不妨碍哥哥和我在家庭以外有不同的表现。与领导在一起,哥哥是一名好下属;我自己负责项目,可以安排周全。我们的表现和行为不同,不是因为在家中的排行不同,而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情境不同。
在一项研究中,被试的人格由父母和兄弟姐妹评判时,出生顺序效应显现;被试的人格由自己和非家庭成员评判时,出生顺序效应没有显现。
一个人在社会上扮演多种角色。有多少人认识他,他就扮演了多少种角色……但如果对这个人不同的形象进行分类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个人有多种社会角色,就跟他所在意的社交团体一样多。不同社会情境下人格的稳定性取决于某个人所处情境的差异性或相似性。
可见,出生顺序不影响人格形成,也不影响婚姻、职业。
一本著名的育儿书有这样一段话
对出生顺序的了解,能增进你对孩子们基于自己在家里的出生顺序的看法而可能形成的对自己的错误观念的理解。这是你“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的另一条途径,它能帮助你增进对他们真实内心的了解。
这本书认为,孩子依靠着自己在家庭中的经验形成信念,依照此信念孩子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取向”,并付诸行动。
如果您是一名给青春期孩子开过家长会的父母,您也许有孩子要求您在家长会上怎样着装的经历。由此可以知道,孩子懂得在不同的情境下做出不同的选择。所谓老大霸道,老幺娇气只不过是父母的印象而已,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中,表现有可能完全不同。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并没有父母想象的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