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去干嘛?”小儿子抱着我的腿不让我出门。
“豆豆乖,妈妈现在要给你去挂号,你有点感冒,要验个血。”
小家伙很懂事的放开了手,小小的他已经习惯了每周之前一次的验血,更何况这次感冒了。
北京冬天早晨的风很冷,我的心也一上一下的,有点不敢面对,又不能不面对。
来到了每周都来的医院,医生都熟识了,“又是来化验血常规的吧?上次血小板怎么样?”
“唉,今天有点感冒,估计不会高。”虽然这么说,但是我还是抱着微软的希望,也许会高一点呢。但理智告诉我,这不太可能!A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孩子最怕感冒感染了,一旦感染,血小板必然降低。
办完手续,我呆呆坐在化验室门口的长廊上,等着老公带孩子过来验血——为了让孩子尽量少时间的呆在医院增加感染可能性,每次都是我先办手续,老公带孩子过来直接检查的。我放空脑袋,不知道这种折磨什么时候才会结束。每周都要至少一次验血,惶惶中等待结果,每天看着孩子全身上下检查是否有出血点,每天要给孩子吃激素、中药……
自从吃了激素,儿子胃口就像个无底洞,让人害怕,身体就像吹气球一样胀大了,脾气也变得急躁,背上的汗毛张长变粗了,皮肤粗糙的根本不像这个年龄的孩子。这些都能忍,唯独不能面对孩子每周验血以后小心翼翼看着我问“妈妈,今天怎么样?血小板好么?”他才刚过三岁,得病一年多,竟已经习惯了时常抽血,追问结果的日子。上次他血小板不高,发了个喷嚏就流了鼻血,他很安静的任由我们给他止血,然后问我,“妈妈,怎么打喷嚏也流鼻血呢,是不是我刚才奶喝多了?”
泪如雨下。
上次他便血,查出来是结肠息肉,对于别的孩子来说,就是个小手术,但是对他而言,就连达到外科手术标准的血小板100都打不到,充了几天的丙球就是在80几徘徊。预备手术的那天,不让吃喝,而且他有多项检查要做,我还担心他早上六点多起来会忍不住。可是一直到九点多他都没向我要吃要喝。后来检查试纸没有不能手术,我让他喝水,他硬是不肯,直到我找来医生告诉他可以喝水吃饭他才喝第一口水,那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而且他只有两岁多。
有的时候会有怨恨,为什么会选中我的孩子?宁愿是自己受这种罪。但是,命运就是如此,不知何时会给你致命一击,就看你是否能够撑过去。其实,相比于那些得了更严重的病或者没有经济条件尽力医治孩子的家庭而言,我们已经很幸运了。而且,我相信,年少时的苦难会是孩子一生的磨练和财富,端看家长如何引导,如果我不能坚强,谁为我的孩子努力。
想到这里,我搓搓脸,迎向了向我跑来的儿子,带他去检查了。没什么好怕的,不管如何,我都要都能面对。坚持,是我现在唯一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