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201节情商课第195节读书笔记
【彩蛋课】谁给的建议,都不如你亲自试一试——选择恐惧
在出现的流行字眼当中,我们听到了各式各样越来越多的恐惧症:“密集恐惧症”、“选择恐惧症”等。
大家没有办法吃饱穿暖的时候,比较体会不出来有这些恐惧在。
而到了衣食无忧的现在,我们为这些害怕取了“恐惧症”这样的称呼,似乎只要把这些心态归咎为某一种病症,我们就可以把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丢给相关的医生或者是药物,而不是我们自己。
而今天的情商课就是想要了解,为什么做选择对某些人来讲这么困难?
有些选择困难的人,当他们望出去的时候,很容易感觉到眼前是一团大雾,什么都分辨不清;或者是要花很久的时间,才分辨得出来。这是不是意味着,其实这个人的心里面,有一团大雾呢?
如果想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有所谓的“选择恐惧症”的话,可以提供几个角度。
第一个角度,当我们对选择感到恐惧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对于舍弃感觉到恐惧。
一旦选择了要吃草莓,可能就意味着舍弃了西瓜;一旦选择要跟这个律师交往,可能就意味着舍弃了跟那个工程师交往的机会。
我们原始的生存本能,促使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越多越好”,最好是西瓜跟草莓都能够拿回山洞里,最好是律师跟工程师都能够加入我们的部落。
这样子,才能够帮助我们有尽量多的准备,来面对人生当中各式各样的不时之需。既然生存的本能驱策我们这样子想,当我们必须要舍弃其中之一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不安。
有一部由文学名作改编的电影,叫作《Sophie's Choice》,《苏菲的选择》。
这个故事里面,女主人翁必须要面对一个非常残忍的选择,就是她的两个小孩当中,只能够选择其中一个活下来。这样的选择当然很恐怖,因为恐怖的部分在于“做了选择,就意味着失去!”
对于所谓的“选择恐惧症”,我们还可以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就是,我们之所以对于选择感到困难是因为我们,常常在比较的是“各种选项当中外在的条件”。
比方你对着一个菜单,上面一共提供了七款不同调理方式的牛排,你能够对着菜单做选择的方法,就是比较这些牛排外在的条件,“哪一块比较大?哪一块比较贵?哪一块牛排又取了一个比较洋气的名字?”
或者是,把餐厅的服务人员请过来,请问TA会推荐哪一款牛排?或者是上网去看一下,网友对于这个餐厅的评价,他们推荐哪一块牛排?
所有的这些外在条件的比较,最后都比不上你本人吃一下这块牛排。别人再怎么评价这块牛排,都比不上你亲自吃了以后,对这块牛排的感觉。
同样的态度,也可以拿去比较我们在工作上的选择,或者在情感上的选择。别的人所给的意见,甚至是权威人士所给的意见,都比不上我们自己的感受。
所以,之后当你再次面对选择而感觉到困难的时候,请你提醒一下自己,是不是当下,你被这些外在条件所困惑了?
这些别人所说的意见,是不是就刚好形成了一团大雾,罩住了你看清楚事情的本质?
如果父母亲强烈地劝说我们要做一个稳定的工作,而我们犹豫不决的时候,父母可能会拿一些外在的条件来帮我们做比较,来告诉我们“一个稳定的工作有多么值得!”
可是实际上,我们之所以感觉到选择这么困难是因为,我们还没有体会过“喜欢的工作是什么样子的?”
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害怕的是做选择;实际上我们害怕的,是真的去体会一次。
再来我们提供一个认识这个问题的角度是,对选择的恐惧,往往是来自于对于“没有限制的自由”的恐惧。
有两位心理学家伊加尔跟列波尔,他们做过一个实验。
他们给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布置了毕业论文的题目,其中,A班的学生可以从6个题目当中选一个来做论文;而B班的学生,要从30个题目当中选一个做论文。
等到了日期截止,必须交出论文的时候,他们发现A班的学生交出论文的比例远超过B班的学生,而且,A班的论文都写得比B班的论文好。
这个结果说明了,要从30个题目当中选,比从6个题目当中选要来得困难。
因为,选择人要衡量30个题目的优劣;而且就算衡量之后,终于选了其中一个题目,也会不时地回顾,觉得可能另外29个没有选的题目更适合自己。
这样瞻前顾后,当然就不专心;不专心,就没办法完成论文,或者写得不好。
我们只要想一下,当我们喜欢购买一个商品的时候,通常厂商只会提供三个款式,让我们做选择。
如果你看中了一条裙子,你可能发现这个店的衣架上面,这个裙子只挂了三种不同的颜色;你非常向往的一款手机出新款的时候,这个手机厂商,大概也只提供三个颜色让你选择。
一般对商业比较陌生的人,可能会误以为“款式越多越好,让大家各取所需,应该会卖得更好”。
可是实际上想象一下,新款手机来了,结果有50种颜色可以选。
姑且不论生产50种颜色要花费多少成本,顾客可能就会感觉到选择很困难,而且三心二意,觉得选了一个颜色,又会后悔怎么没有选择其他的颜色。
所以产品设计者渐渐地形成了一个结论就是,3-6款大概是最好的数字。既不会让顾客太困惑、太多选项而感觉到容易后悔;也不会让顾客觉得没得选择,无法彰显自己的个性。
也就是说,当选项有限的时候,我们比较容易做出选择;选项无限的时候,我们就会害怕做出选择。
非常微妙的是,我们的人生选项,几乎常常是无限的。
理论上,我们几乎是可以跟任何人交往;可是实际上,我们恐怕只能够有限地在能够触及的范围之内,去寻找交往的对象。
理论上,我们对于工作的选择也应该是无限的;也终究是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渐渐把我们引导到现在的方向。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随便地问一个人,说“你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对方往往会一时愣住,乃至于一片茫然,因为面对这样子一个问题,选项似乎是无限的。
可是实际上,现实的生活又限制了我们能做的选择,所以才会造成“我们正在过的生活,可能完全不是我们想过的生活,而只是我们能够过到的生活。”
这么巨大的矛盾,当然会令我们感觉到困扰。
所以,如果有人说“我们对于选择的恐惧,其实是对于自由的恐惧”,我并不认同这样子的说法。
我认为真正的自由当然是值得向往的,没有什么好恐惧;我们所恐惧的是“表面上看起来有无穷的选择;可是实际上,一旦真正出手去选择,却发现选项这么少”,这是残酷的真相。
可是情商不就是用来帮助我们面对人生的困境的吗?
我们对于每一次所体会到的人生真相,都有恰如其分的反应,才能够避免被生活当中泛滥在每个地方的虚假承诺所欺骗,我们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真实状态去想象,而不是幻想。
在人生的重大时刻必须做抉择的时候,如果我们依据的是一步一步走过来所体会到的人生的真实,我们就不会为了那些虚假的承诺的幻灭而感到打击。
我们会排除掉那些根本不可能的选项,而为我们自己找到一些别人错过、看不见的选项,那才是我们最需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