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忙碌碌,不知所往。家里的事大多也能按部进行。工作上的事繁杂忙乱,要用去生活的很多时间,新领域需要开拓,诸事要有成效,各项齐头并进,新任务接二连三,件件追求细节,出现问题担责,不爱吐槽的我时常也会吐吐槽了,我努力做到不让工作干扰到我的生活,回到家就与工作画上界线。平时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情绪和想法,再加上自己不善于体量孩子的内心,对待事情的方式比较粗糙简单。而自从参加了琴素,我会提醒自己时刻有一个觉察的心理,与孩子要有一个好的互动模式,只是学习的路很长,虽然有觉察,但在实际的互动中总会有不足和缺憾,我就把自己前段时间和孩子的互动跟琴素家人分享。
一天的晚上,祺在楼下球场和幼儿园时期的同学媛欣玩,我看时间已经9点多了,提醒祺要回家了明天还要上学呢。祺小声跟我说,媛欣一个人在这里会孤单,我立刻意识到这一点,媛欣这会在要等爸爸妈妈下楼来。我心里暗暗觉得祺还是挺暖心的,只是这一想法一下晃过,没有想到要及时对祺的细致体贴给予一个积极的回应。第二天,我临出家门,想顺便带点零食,让祺把爸爸出差带回的巧克力给我尝一颗,那种巧克力在荆门买不到,祺舍不得给我,很坚决地说不给。我有些生气,责怪祺连妈妈都不给了,祺始终没有给我巧克力,我甩头就出门了,当我走下半层楼梯,祺开门对我说,给你。我仍在生气中,生硬地回了一句,不要了。中途,祺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妈妈,我给你留了巧克力回来吃啊!我平静地说道,好的。这时我的内心感受到了祺的温暖,祺一定在我出来的这段时间,内心很愧疚,所以想通过打电话的方式告诉我她愿意和我分享,虽然她知道巧克力不能马上递到我手中,但是她是想在电话里释放她的愧疚和安慰我的内心,我很感动。我回到家,祺第一时间将巧克力递给了我,我拥抱着祺,在她的肩头表达着我的心情,妈妈知道你一直很暖心,因为没有给妈妈巧克力心里感到难过,你在电话里急着告诉我你愿意和我分享,妈妈觉得很温暖。不仅是这些,比如昨天晚上的事情也让妈妈觉得你真的很体贴善良,昨晚在楼下玩,妈妈都没有想到媛欣一个人在楼下等爸爸妈妈,她一定需要你作伴,而你这么细心,能够体量她留下来陪她。这时我离身看着祺的脸,发现祺的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似乎要流泪,我笑着调侃着,怎么像要哭了呀。祺没有说任何话,和往常的反应有些不一样,我想祺也许被我对她的觉察和对她内心的感知打动了。这连续发生的事情,虽然在昨晚我觉察到了孩子的好品质,可是没有第一时间给与她肯定和回应,是一个缺憾。
我知道学习的路很长,明白的道理很多,但是真的遇到问题时总觉得还不够给力,后续的引导还不够到位,甚至被自己的情绪带走将事情引到了相反的方向。通过这一直以来的学习,我的体会就是:1.万事首先要时刻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目光,孩子的心情看待事情,用心呵护她的内心。2.如你所期望地心赏她,站在她背后给与及时的支持。3.用聪明的办法,坚持的恒心,耐心的等待来引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