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

《写了个锤子啊》微信公众号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GU54_JTDPhCXuUWEQkPMg

人这一生,无论你是大路朝天、顺风顺水、步步高升、平平安安,还是翻山越岭、曲曲折折、爬沟过坎、困惑不断,你都会收获满满,遇见多多。

也许你遇见了欣赏,我遇见了惊喜;也许你遇见了红颜,我遇见了知己;也许你遇见了留念,我遇见了不舍。

可我们都会遇见诗与远方,遇见难忘与珍惜,遇见回忆与梦想。

———— 遇见风光美景,就是遇见历史人文。

  (一)红色之城,革命摇篮。

延安的最大特色是红色旅行,大多在城里面,办事或路过,早晚都可以顺便转一转、看一看、感受感受,那火红年代的激情岁月。诸如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等最为有名。革命圣地绝不是虚的吹的,且不论怎么称呼他们,革命先烈也罢,伟人也罢,老一辈革命家也罢,他们都拥有强烈的家国情怀,都是为了家国之解放、民族之崛起,而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做人做事有大爱、敢担当的真汉子,他们实现了生命意义的最大化。人生价值显辉煌,人格魅力永相传。

延安宝塔山,又名嘉岭山,山脚下马路边的石刻很值得一观,比如“高山仰止”、“先优后乐”、“云生幽处”等都显得大气磅礴,气势遒劲。特别是还刻有蒋介石题写的“全民导师”纪念国父孙中山先生,更有毛主席题写的“实事求是”、“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彰显了我党的初心使命永不变。

延安清凉山可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祥地,陈毅题写的“万众瞩目清凉山”远远可见,范仲淹被贬延安,曾在那里抗御西夏入侵,后人建范公祠纪念之,上面有两幅对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境界高远,更有名,另一幅“阅尽天下奇情事,方知世上路不平”则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站在高高的山顶上俯瞰延安城区,在群山沟壑间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张望、展翅翱翔、欲飞九天,有一种豪情满怀油然而生。 

(二)沙漠之城,塞上明珠。

去榆林办事,偶尔傍晚时分也去过城北的镇北台,以及山下的红石峡,特别是对那个岩壁上石窟中保存的雕像感兴趣,那是宋元时期的石窟艺术,他们栩栩如生,微妙微俏,神态万千,风姿各异。岩壁上的石刻也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大革命时期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抗日英雄马占山题写的“还我河山”,晚清大臣左宗棠题写的“榆溪胜地”等,笔法各异,篆刻有别,都是出自功夫深厚的大家之手。

红石峡不深不长,10多米深,350多米长,东西对峙,榆溪河水穿峡而过,流入近边的榆林城内,并穿城而过接上无定河。峡谷内杨柳成荫,树木青翠,正是游人遮荫纳凉的好地方。尤其是谷底河边有一处不大不小的沙滩,夏日里正是小孩子戏水的好去处。在干热的塞北,来这里就是清凉无比的避暑胜地、休闲安逸的世外桃源了。

(三)沙漠绿洲,塞上江南。

在陕北蒙南见到最多的当然是毛乌素沙漠了,现称毛乌素沙地。在我心里,那才是最美的地方,心心念念的无限好风光。毛乌素沙漠原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1959年以来,国家组织大力新建三北防护林工程,防风拦沙、引水拉沙、引洪淤地,誓把沙漠变绿洲。现在土地沙化治理率达到80%甚至90%以上。

远古时毛乌素也是水草丰美之地,而今又恢复到草滩广大、河水澄清、风光宜人的大牧场景象,塞上绿洲再次名副其实。看那红碱淖湖水浩淼、碧波荡漾,萨拉乌苏湖水深绿如黛、蜿蜒逶迤,榆溪河水清澈干净、河岸杨柳葱郁,大漠里莎草、沙棘、沙柳绵延覆盖,偶尔见到的大沙包小沙沟倒是成了别样美景,那种想象里的“大漠孤烟直,长虹落日圆”,黄沙漫漫,驼队长长,或斜阳拖着长长的影子等景象,而今根本看不见。

40多年的艰苦抗争,那些植树英雄层出不穷,像比较有名的,靖边的石光银父子接班植树造林,还有乌审旗的“女子治沙模范连”等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们艰苦奋斗的光辉事迹,他们为了家国后代的精神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铭记。

毛乌素沙地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大世界,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那块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稀土等矿物资,地上还有牛羊成群,草丛中、树林下、湿地里,还有野鸡、野兔、斑鸠、野鸭、天鹅等动物栖居期间,那里是一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乐园。

而今的毛乌素沙地雨水也多了,还能时而见到大雾弥漫,偶尔也能遇到雾凇,空气也不比从前干燥了,交通也便利了。当年刚到那边时,一次傍晚在乌审旗体育馆大操场散步,偶遇一位老先生,闲聊间他说,乌审旗是个好地方啊,适合养老。当时我还不以为然,几年以后觉得也甚有道理。乌审旗是毛乌素沙漠腹地一颗璀璨明珠,资源丰富,是全国百强县之一,城区规划建设都不错,尤其是公园建的多,绿化搞得好,管理也到位,干干净净的一个地方,确实安静舒适,清静无为。

(四)古城遗址,人文历史。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那片大沙漠里还有个最有历史感的匈奴族古城遗址---统万城,当地人称“白城子”,因当时一律用苍白色土夯筑而成,史书称“坚如铁石,凿不能入。”统万城意为“一统天下,君临万邦”。为匈奴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征发秦岭以北十余万各族民众历时六年建成,距今1600年历史。它是匈奴人最后的王城,也是最坚固最残忍的城池,为当年大夏国都,后来被北魏灭国,之后又被北宋毁城。统万城繁华了500多年,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意义重大,每次路过都能看到它高高的白色城墙遗址,感受到他的坚韧与厚重。

我最惊奇的是在古城内还发现了好几棵桑树,而且是枝叶繁茂,还结有桑葚,有红的紫的或红紫相间的,颗粒不大,一看就是原始那种老品。而且树枝粗壮,很有些年代感了,桑树可是生长很缓慢的。要知道桑树可是江南、四川盆地等南方才有的经济作物,栽桑养蚕那可是中华农业文明远古历史悠久的鉴证。

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在那个年代,桑树怎么种植在了大漠腹地?是边市还是抢掠来的?种植桑树可是跟养蚕、做茧、纺纱、织布等紧密关联起来的,难道那个时候统万城里的老百姓还能做这个?养蚕织布可是个传统的技术活,工序复杂,技工哪儿来的?工具又是哪儿来的?也是抢来的?当然也许答案很简单,种植桑树,就是当水果树养来吃桑葚果的。

可以再脑补一下:皇帝的某个宠妃可能抢夺于江南美女,很爱吃桑葚果,所以皇帝就派人下江南,想方设法移植来桑树也未可知吧?因为我感觉种植量少了不可能养得起蚕的,更不可能纺什么纱、织什么布了。就是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在乌审旗也没见到几棵桑树呢。

——人生所有的经历都是遇见。你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观赏过的风景,经过的事物,都是缘分的遇见、情分的遇见,也是大自然的遇见,更是一方风土人情的遇见。

陕北、蒙南、宁夏等西北朴实之地,正是我的第二故乡,在毛乌素沙地工作生活的7年里,见识了同事之情、同学之情、同志之情、同行之情、同道之情,更是见证了地域之美、山水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文之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82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968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234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562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611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482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271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16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08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14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2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644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249评论 3 32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86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91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063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87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